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6 10:31:42瀏覽5044|回應0|推薦0 | |
序言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雖非日據時期台灣經濟史之「定論」或教條(dogma)的集成,成為經典之作。這是日本統治殖民地過程的透視,探討其研究殖民地結構的論述。也是以經濟為中心看台灣社會發展的科學分析。易言之,即從殖民政策立場,以台灣為具體實例,闡析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理論以及日本殖民政策活動形態。 矢內原為富有滿腔宗教熱情的自由主義者,他專攻殖民地政策,深悉殖民統治將瓜熟蒂落之原理,在本書中,歷陳日本人對台灣人在經濟上的種種剝削,在政治、教育上的種種不平等待遇,呼籲台灣人以民族運動取代「無產階級運動」,以爭取自我民族的解放。作者這種對學術界求真的勇氣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的確是難能可貴,而使本書具有強大的震撼力,難怪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成為禁書。 譯者 林明德 2003年11月24日 【內容簡介 】 如果說伊能嘉矩是研究清治下臺灣的傑出成就者,那麼矢內原忠雄便是探索日治下臺灣的深度觀察者。本書即作者本乎知識份子良知的著作,是迄今為止研究日據時期臺灣社經、政治重要參考資料。本書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法制、教育、民族等層面,是比較全面而翔實記錄了當時臺灣的史實。另附〈臺灣糖業帝國主義〉長文,是本書糖業部分的詳論。 【作者簡介】 矢內原忠雄西元1893年(明治26年)生於日本愛媛縣,三歲能識字故有神童之稱,自第一神戶中學畢業後,免試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校長為新渡戶稻造,二十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就讀,其間經內村鑑三引導成為基督徒。西元1920年(27歲)任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同年留學於英、德、美、法四國,西元1923年升任東京帝大教授擔當農學部殖民政策講座,但於西元1937年被迫辭退,西元1938年並以反軍思想之嫌遭東京檢查局訊問。日本敗戰後復職東京帝大,於西元1951、1955年連任東大總長,西元1958年退休並獲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之稱,西元1961年12月25日逝世。矢內原做為思想家、宗教家、學者都是近代日本的代表人物。他對一切受壓迫的民族寄與同情,民國26年(西元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發表〈國家的理想〉一文,婉曲諷諫此侵華行為,並於同年10月演說「神之國」,攻訐軍部之失。此等行為是他被迫退出東大教壇的直接原因,而他也因此失去了言論自由。但他仍以一介布衣之力,發行雜誌《嘉信》(原名《通信》)傳佈福音,以「神的正義」與法西斯勢力對抗。日本敗戰後,報紙譽他為日本的「脊骨(Back Bone)」。他以學者兼思想家的身分為日本的民主化與和平運動而努力,並繼承內村鑑三的衣鉢,宣揚基督教無教會主義,可說是處亂世而不移其志、握權利而盡其責之大丈夫。享年六十八歲,有全集二十九卷行世。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