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妄想又傲慢的災難----沈雲驄
2009/08/16 20:35:24瀏覽681|回應1|推薦2

2009-08-15 中國時報 

幾個月前,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到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對負責接待的經濟學家蓋瑞凱諾問了一個問題。「災難要來,」女皇說:「為什麼事先沒有人發現?」當然不是沒有人發現,巴菲特、索羅斯,都早在災難來臨前就提出了警告,只是都被官員們當作耳邊風。倫敦大學政治史學家韓納西,最近與經濟學家貝斯雷等人合寫了封信給英女皇,正式回應她的疑惑。幾位教授形容,這場金融風暴是一群「極度聰明份子的集體想像力的失敗」,這些聰明的人自以為,找到了一種又一種低風險、高報酬的方法,可以把危險拋到腦後,把財富放到口袋裡。「妄想又傲慢,」信上說,帶來了這場痛苦的金融災難。

妄想又傲慢的,當然不止是金融市場上的聰明人。這場災難之所以會發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長期以來同樣妄想又傲慢的政府官員,尤其難辭其咎。與水災、風災一樣,對於害人匪淺的金融災難,政府同樣肩負著監測、改善、預防與救援的任務,沒擔起任務,就是怠忽職守。翻翻舊報紙,就能輕易看見官員們的妄想。還記得金融風暴發生前,從美國到亞洲,各國財經官員們輪番上陣,都在歌頌經濟榮景,預言著股市會上揚,房市會更好,全都沉醉在金融遊戲所堆砌出來的經濟成績單中,只顧著把表面的金融市場炒熱,很少認真照顧經濟的根基。這當然是妄想。金融市場熱起來,不是壞事,但任誰都能明白,光靠著買進賣出各種金融商品,並不會帶來生產與技術創新;一個健康的經濟,需要的是認真的經營者,重視創新、服務與人們生活福祉的提升,並從提升中賺取報酬。一個只顧著短線投機,卻懶得做長期投資的經濟,生產活動不會扎實,就業機會無法持久,所建構出來的經濟數據自然也就難以憑恃,當投機活動崩壞,各種數據就會──像這一年多來大家所看到的──灰頭土臉。

然而,災難的發生顯然沒有讓官員們收起自己的傲慢。相反的,借用韓納西等人的話來說,全都陷入一種「拒絕認錯的心理」(psychology of denial狀態中,無法接受災難已經發生的既成事實,更不認為跟自己有關。在災難中,他們雖然擺出一副要解決問題的樣子,但有哪個國家的領袖與財經首長放下傲慢、承認自己錯了,並承諾從此改絃易轍?當前的世界領袖,大多執政沒幾年,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說災難的發生,不關自己的事。但這麼想的官員們都要問問自己:是否真能擺脫金融市場的誘惑、抵抗既得利益者的遊說與壓力?是否真的願意把人民的長期福祉,放到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之前?就像要避免水災害人,政府就得辛苦地治水修堤,而不是草率地對濫墾違建睜隻眼閉隻眼;要勇於冒犯既得利益,徹底執行國土規畫,而不是在官商裙帶關係中自甘墮落。金融災難的道理相同:官員們需要一種承認錯誤與面對困難的勇氣,放下不切實際的妄想與傲慢,老老實實地帶領人民降低環境中的風險。而人民自己,也要記取教訓。就像台灣過去多次的水災與風災,只要雨過天晴,大家就漸漸忘記了創傷,也為官員們帶來怠惰之機。不久前才哀鴻遍野的全球金融災難,此刻正用上漲的行情考驗著人們的健忘。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漲了快八成;港股從三月間的谷底,反彈了快一倍;台股去年底還只有四千點出頭,現在已經在拚七千點。漸漸的,各國官員們口中談的是較多炒熱市場的話題,較少的改革與扎根的決心,更別提什麼高風險了。不難想像,假如人們在遺忘中繼續任由官員們妄想又傲慢,災難,已經離我們不遠。(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230839

 回應文章

無名
嘆氣
2010/03/24 20:07
名人的文章,閣下會註明出處或是作者姓名,但其他人可能就沒有辦法享受這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