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7 14:27:16瀏覽925|回應0|推薦1 | |
美國外債擴張與金融信貸膨脹之間的關係 但是一般常識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生產是為了牟利,因此這個假想出來的無底洞的故事不可能成立,也就是說生產出來的東西不可能把它丟進一個大洞裡就了事,資本家(不論是落後國家的資本家或者是在落後國家生產的跨國公司)將商品出口到美國後必須要能賣,必須要收到錢(美元)。資本家在拿到美元後,才可以用它來換取當地的貨幣,拿到當地的貨幣後,他們才能支付工資和其他生產費用,剩下來的就是資本家的利潤。 當資本家或出口商用美元換取本地貨幣時,出口國家的中央銀行就用本國貨幣來支付收到的美元,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美元外匯儲備和本國貨幣流通量同時增加。如果一個國家的貿易平衡,則進口的公司或貿易商將會用相同數量的本國貨幣去換取外匯來支付進口。結果是兩項互相抵消,在其他因素不變時,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存和本國的貨幣流通量兩者都不增加或減少。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出超,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存和這個國家的貨幣流通量都會增加,中央銀行的外匯增加部分等於出超部分,而本國貨幣流通量則會通過借貸而增加的更多。出超國家的中央銀行如果不要它的外匯儲存量和本國的貨幣流通量增加的話,它可以將美元在市場上拋售,拋售美元時可以收回本國貨幣。但是這樣的做法會使美元貶值和本國貨幣升值,而本國貨幣升值對出口不利。特別是要利用出口來增加本國生產的國家,必須要避免本國的貨幣升值,出超國家往往不希望它們的貨幣升值,因此出超國家的中央銀行必須為增加的美元外匯儲備另想辦法。 另外,美元存放在中央銀行沒有收入,近些年來這些與美國貿易上出超的國家的中央銀行,或有錢的私人就用因貿易出超而來的美元收入,到美國去購買美國的公債或私人公司的債卷或股票,私人可以用本國貨幣從中央銀行換得美元(中央銀行的美元儲備和本國貨幣供給減少),拿到美國去投資。美國靠了外債來購買世界上多餘的產品,美國所欠的外債再回到美國來買股票和債卷。從1995~2001年六年之間,美國國內屬於外國所有的股票和債卷從3.5兆美元增加到7.8兆美元,六年之間增加了100%以上。對美國來說,境外美元回到美國來買股票是美國的外債與美國的資產同時減少,回國的美元來買債卷則是一種債換成另一種債。美國用美元來支付它在貿易上的逆差,也就是說美國的進口大於出口的差額與它境外的美元外債同時增加,出去的美元再回到美國購買資產的過程中,世界金融信貸增加了,美國的貿易逆差越大,它的外債數額也越大,世界的金融信貸也就跟著增加。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裡就用台灣在2001年與美國在貿易上的150億美元順差作例子來說明。為了顯示這150億美元對台灣的影響,先不去管台灣與日本的逆差,為了計算方便假設每一美元可換30元台幣,150億美元就相當於4,500億台幣。在台灣出口的各大公司將美元換成台幣後,除去進口所需美元外匯後,尚有總合4500億台幣可以供他們投資。如果台灣沒有對美國150億美元的順差,也就是說如果台灣和美國的貿易是平衡的話,這4500億台幣就不存在。當台灣中央銀行將收到的美元拿到美國去投資的時候,不管是買公司的債卷或是買公司的股票,或者是買美國政府的公債,美國的金融市場就因為美國對台灣貿易的入超而多增加了150億美元的資金,這筆資金若不是因為美國的入超也是不存在的。因此美國對別的國家的入超會增加它本國的信貸的來源,而與它出超的國家也同樣增加它們信貸的來源。美國在貿易上每一年的入超額就用欠下外債來補足,美國每年就用它自己的貨幣(美元)來支付它進口超過出口的差額。對美國出超的國家再用美元來購買美國的公債或私人公司的債卷或股票。隨著美國貿易逆差的增加,世界的金融信貸也跟著增加,美國的貿易逆差增加越快,美國的外債越欠的多,世界的金融信貸就越加膨脹。 從美國欠外債的這個事實來看,資本並不是從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流向發展落後國家。主流經濟學家要我們相信落後國家的發展需要先進國家的資本,在他們的論述中,一再強調如果沒有外來的資本,一個落後國家就不可能發展。但是事實與他們的宣傳剛好相反,全世界資本不斷的流向資本主義強國,特別是流向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美國。美國的高額逆差和進口的增長也同時說明了世界各國,包括日本和歐盟,當然更包括中國和其他亞洲各國,以及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世界各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和美國對外國資本的依賴,已經持續了20多年。在過去的幾年中,在絕對的數額上和相對的數額上都在增加,這樣不平衡的發展是資本主義過去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也是不可能繼續下去的。 美國做為一個最大的經濟帝國,它的貨幣就是世界貨幣,美國卻也是欠外債最多的國家,這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以前在大英帝國下,英磅做為世界貨幣,要維持英磅的世界貨幣的地位,英國在貿易上一直保持著出超。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