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以為中國人對國家的未來不會議論紛紛,那麼本書適足以證明事實剛好相反。」
──前港督 彭定康(Chris Patten)
針對中國國內的全球化議題和中國在世界中的角色,本書是一份具有大師風範和高度可讀性的報告。對於任何想要瞭解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挑戰的人來說,是一本必讀的書。」
──國際著名投資者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對於21世紀最大的問題:『中國將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這本書提供精彩、有趣、深入又能具啟發性的觀點。」
──國總統候選人麥侃對外政策顧問 羅伯.凱根(Robert Kagan)
作者以簡潔明晰的文筆,深入淺出分析當前中國不平等發展與大國崛起議題所涉及的主要思潮流派。」
──清大社會所副教授 吳介民
【作者簡介】馬克.里歐納德(Mark Leonard)
現任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執行主任,這個單位是第一個泛歐智庫,辦事處遍布柏林、倫敦、巴黎、羅馬、索非亞和華沙。在此之前,里歐納德曾在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任職,擔任外交政策中心(Foreign Policy Centre)的創始主任,也曾以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大西洋兩岸代表的身分駐美,並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問學人的身分在北京住過一段時日。他的第一本著作《歐洲為什麼將主導二十一世紀》(Why Europe Will Run the 21st Century)已有十八個語言的譯本。里歐納德的論文和文章散見於大西洋兩岸的雜誌書報,包括《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衛報》(The Guardian)、《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觀察者報》(The Spectator)、《太陽報》(The Sun)、《解放報》(Lib?ration)、《世界報》(Die Welt)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
【內容簡介】
在我們有生之年,大部分的東西在我們死後都會被遺忘。但中國崛起不同,它會如同羅馬帝國或蘇維埃的崛起與衰敗,它的效應會在我們死後持續迴盪。我們這一代看人都見到了中國的崛起,見到東方明珠如何從迷霧中赫然現身,我們也知道一堆驚人的統計數據;但為何,我們說不出來任何一位影響中國的思想家?我們從未聽說中國到底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又如何看待自己。
本書作者馬克.里歐納德(Mark Leonard)抱著疑惑到達中國時,原本想稍微收集資料,就可以迅速離開。但是當他走進中國社會科學院,發現僅僅這一個單位就有四千位全職研究員,每天都在思考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他才瞭解自己走進的世界,是一個臥虎藏龍的世界,每個人的腦中都有宏大的構想。
舉例來說,2007年,一群中國知識份子以「如何防止美國快速衰落」為題進行熱烈討論,思索如何設計一套制度,「安排」美國在衰落時至少保有「地區霸主」的位置。這樣的提問與討論,都讓西方思想家感到震撼。有記憶以來,從來都是西方想著如何管理、應付中國,卻從沒想到中國也是以同樣的方式試圖管理西方,甚至已經包括西方的沒落。
里歐納德在北大見了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看到他桌上相當於一個中國農民一年薪水的Cohiba雪茄;張維迎希望這些自由主義的象徵,最後能夠取代馬克思主義。里歐納德在萬聖書店樓上的咖啡店見了新左派的汪暉,他的立場跟當初在天安門廣場一樣,追求的是民主與自由,反對市場決定。里歐納德也去了平昌與重慶,看到幾個中國大陸各式各樣的民主實驗室,甚至來過台灣與陳水扁與馬英九會面。
藉由這些見聞,里歐納德清晰而有趣地告訴我們改革開放之後的思想軸線。他相信,這些對於未來的構圖,或許不會立刻影響到西方的權力版圖,但確實會奪走西方在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換句話說,二十一世紀將不會是中國的世紀,麥當勞世界上最受喜愛的速食地位不會被饅頭所取代,但是U2主唱Bono下一次試圖拯救非洲時,他們可能會在北京的奧運體育館而非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最大型的演唱會。
◎中國這麼想。台灣呢?----文/DL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馬村,是個整村居民只靠馬來工作的村子,村裡的長老永遠都在爭論「咱們村裡的馬,比鄰村的斑馬好。」而且對任何質疑這個論點的人滔滔不絕。可有一天,長老們突然發現,「糟了,這斑馬好像真的比自己村裡又貪吃又懶惰的馬兒優秀」這極力支持馬兒多年後,他們決定接納斑馬。問題是,該怎麼說服自己長期洗腦的村民們呢?長老們想了一個法子。他們先偷偷替村裡的幾匹馬畫上黑色的條紋,村民發現了,長老們就辯解說,只是替年老的馬兒裝飾些花樣罷了。於是,村民們開始逐漸習慣村子裡出現一些有怪斑紋的馬兒。過了一段時間,長老開始偷偷把馬兒一匹匹換上真正的斑馬,斑馬強大的生產力替村子創造大量財富。終於有一天,當村裡的馬全被換上了斑馬,長老們站出來大聲的說:斑馬才是真正的好馬,咱們的村子是「斑馬村」。這故事很適合來說中國改革,漸進、創造既定事實,再來才是推翻舊制,同時證明新的比舊的好。
這幾年,中國似乎一再一再成為無法忽視的話題:它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生產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鞋子和成衣、消耗全世界12%能源;年中,它的快速發展讓油價攀升;年末,當全球陷入經濟危機,與美國西歐相較,它的衝擊卻相對較小。但中國似乎也是這島上總是會引起爭議的話題。我們進口越來越多的簡體字書,期望三通帶來的大陸客能振興島內觀光,與全球同步的使用「made in china」,卻也為了主權問題跟飛彈危機鬧得沸沸揚揚。只是我們究竟有無很明確的了解,對岸在想什麼?在做甚麼?
這本書的作者馬克.里歐納德,是歐洲外交關係協會的執行主任,這是第一個泛歐智庫,馬克曾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問學人的身分在北京住過一段時日,這個單位相當於中國的智庫,裡面有4000位全職研究員,每天都在想「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同時,具備影響當局施政的影響力
中國人在思考,因為他們知道要變。問題是,怎麼變?80年代改革開始,要求政治經濟全面的民主自由。但1989年後經濟改革出現兩條路線:是以自由市場為最重要目標,而向獨裁政治妥協?還是略為犧牲經濟平等,力求政治民主?西方的民主模式究竟能否直接套用?戰後脫離殖民統治的第三世界國家紛紛複製美國的民主化,但問題層出不窮。中國看在眼裡,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幹。加上旁邊有個打著民主大旗的台灣,中國該怎麼走,更得謹慎。美國大選後,歐巴馬高喊著重建美國夢,全世界或多或少都捲入其中,中國不吃這一套。美國衰落後,中國會是下一個超級強權嗎?麥當勞會不會被饅頭取代?中國知道不會,它也不想。中國人很清楚未來將是一個沒有超級強權的世界,但它正逐步擴張自身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影響力,不論是外交,或是經濟。這些發展中的新興國家佔全世界多大比例?所以,誰可能成為接下來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以什麼方式?
中國,想定出自己的遊戲規則。本書的作者馬克.里歐納德利用他在中國的那段期間,認識並訪問好幾位智庫學者,透過一個西方人的眼光,寫下一個個畫斑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