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海嘯》導讀:張漢傑博士
2009/02/27 13:10:10瀏覽1948|回應0|推薦0

危機過後,可有生機?

2008年對於全球擁有資產的法人和個人,無疑是難過與嘆息的一年。不管您持有的資產是屬流動或非流動、長期或短期、國內或國外者,皆循環有序的遭到減損,往昔投資機構強調資產配置的投資組合模式好像變了調,信用擴張的投資者或投機客更是血本無歸。此齊頭式的全球資產縮水損失在我們有生之年還是首次出現,為何金融危機的源頭在美國卻是要全球買單?又為何美國這次會深陷暴風圈無法自拔?以及未來各國政府能否避免重蹈覆轍?讀完這本新書《金融海嘯》應該可以找到答案。似乎每個金融危機年代都有發人深省的新書問世,記得200010月在網路泡沫發生股市重挫後,有本書《通貨緊縮》(Deflation)在台灣發行,描述了各種引發通縮的力道以及在通縮時代的新投資策略。時隔八年,在美國次級房貸引爆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後,這本新書《金融海嘯》的上架,也有前呼後應的啟迪效果。能夠從一本書看到危機的來龍去脈與忠言逆耳的預防措施,在景氣蕭瑟前景不明之際,確實是不錯的自習和修練。

本書在作者博古通今的完整論述和譯者生動流暢的熟練文筆下,引導我們走進金融市場的歷史長廊,透過貨幣的發展軌跡將金融市場不穩定的事證逐一分析,並引用學者專家的評論(如凱恩斯和明斯基)及作者舉證觀點,對市場根深蒂固的效率市場假說進行反駁批評。同時作者認為中央銀行不該如效率市場學派所述無為而治,應該有所作為,換言之,中央銀行的任務不應只是以控制消費者物價指數為職志,而是要嚴格控管資產價格,亦即如作者所言應該將注意力從管理天生就穩定的商品市場移轉到天生就不穩定的資本市場。作者深刻的強調,造成資產泡沫的亂源即是信用過度成長,中央銀行的監管體制應該聚焦在信貸增長過程中的控管,並具政治抗壓力,且能劍及履及執行寬緊適中的貨幣政策,如此防微杜漸的效果才能期待。

我們若觀察2008年全球資產價格崩潰的背景因素,毫無疑問,金融機構貪婪無度的信用擴張與投資機構包裝衍生性商品的融資創新手法,正是市場垮台的關鍵原因。例如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破產前本身的財務槓桿即放大到約三十倍,另外,各大金融與保險機構發行的CDO(債務抵押債券)與CDS(信用違約交換)額度高達至兆元美金。此等天文數字的信用創造如同書中所言「暴食的矛盾」(paradox of gluttony)般,會產生自我強化的正向回饋,當獲利持續不斷資產價格上漲不停,膽大妄為與行為偏差會變本加厲,資產規模也在槓桿膨脹下形成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ll)的天然屏障,如此更增添金融危機的爆發能量。綜觀本次金融災難導致的資產價格破滅,和本書作者論述所謂信用增長是累積資產泡沫的引信有絕對關係,尤其債務融資按市價逐日結算mark-to-market)兩相結合的評估系統,更是資產價格激烈波動的元兇。成也是債,敗也是債。從宏觀經濟看,掌控貨幣的供需水平與避免信用投機炒作是今後各國中央銀行責無旁貸之職,而從個體經濟觀察,企業經營者舉債經營的前提必須架構在安全的主營業務內,而且必須戰戰兢兢的以賺取營業現金流為具體目標,才能讓財務槓桿操作維持正向循環。

為何全球的資本市場始終存在著激烈波動,這種資金流竄引發超漲超跌(overshooting)現象,作者強調與金融市場信貸擴張及銀行穩定性(如發生擠兌)有密切關係,尤其美元金本位制過渡到法定貨幣制後的大量印製更是推波助瀾,在本書第三及第四章有特別生動的描述。此外作者認為,亞當斯密提出的見解,所謂市場那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的效率市場,並不存在於資本市場,而僅侷限在商品服務市場因此作者相信資本市場價格的激烈波動必然和金融市場的信貸增長幅度有掛勾,當資產價格出現盛極而衰,甚至匪夷所思的低迷時,政府公部門的財政支出計畫應該配合貨幣政策強力執行,以能脫離「節約的矛盾」(paradox of thrift)並讓市場恢復生機。很明顯的,我們觀察目前全球政府,包括台灣,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就如同書中所述,透過公部門的投資消費以彌補GDP中民間支出的衰退,例如台灣即將發放的消費券,與中國大陸推動兩年四兆元人民幣的重大投資,就是我們週遭的鮮活案子。

《金融海嘯》一書中文版能在歲末寒冬發行,梅霖文化負責人施宣溢先生果然眼光銳利思路敏捷。先生多年來在財經企管文教領域默默耕耘,善盡文化人職責,並以提升國人閱讀品質與增長智識為志業,個人甚感欽佩。今有幸受邀撰寫本書導讀,實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哂望讀者批評指教。一本書,即是一份智慧與經驗的結晶,值得大家來分享。回顧過去一年,大家的哀聲不亞於嘆息,不過那已過去,就如財務報表中的損失已經發生,目前重點應該放在我們擁有的資產與負債上。想想看,金融危機過後,現今政府的財政(公共支出)與貨幣政策(利率水平)已調整到何種程度?這是一年前能想像的嗎?膨脹與緊縮、高潮與低迷、得到與失去、喜悅與煎熬,一直都是資本市場的特色。當下回春暖花開生機再現時,請問我們準備好了沒?(張漢傑博士現為上海財經大學MBA學院客座教授)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69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