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09 17:58:00瀏覽609|回應0|推薦0 | |
延續第一個鴻海在兩岸套匯、套利的例子,這些真正的有錢人,是如何把這一套模式發揮到極致呢?我用一個實例來說明比較快: 我把一筆錢,假設100萬人民幣,定存在中國的銀行裡,利率5%多跑不掉,然後我把這筆在中國的銀行定存單,拿到台灣的銀行質押,因為是足額擔保,所以可以用2%左右的低利率借款,大約可以借到質押總值的九成,大約450萬台幣,然後再換成90萬人民幣,拿到中國的銀行定存,利率5%,然後反覆為之...,看不懂的,我也懶得再解釋了。總之,這在兩岸的金融圈稱之為「銀行托底」。聽到這裡,有沒有覺得越來越熟悉?沒錯,這就有點類似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制度」,有認真看過我《金融大騙局》一書的讀者就能理解。在某種角度來說,這就是在印鈔票。而你,還傻傻在期待那些三教九流的大師,分析什麼總經數據或什麼獨門K線,來決定下一張彩券要買幾號。這不是天真?什麼是天真? 你說這麼棒的產品怎麼沒看到台灣有銀行在推呢?其實這種產品早就有了,但我保證不管你去任何一家銀行,理專都會跟你說「沒聽過這種東西」。不過也不用怪她,她真的沒有騙你,因為事實是,這種產品根本輪不到給你買,所以末端的零售窗口自然不需要知道這種東西的存在。套一句我好友(新加坡某私募基金董事)說的:「散戶永遠只能吃別人吃剩的」,我還想再幫他補充一句:「如果還有剩的話」。銀行理專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在真正有錢人圈子裡賣不掉的東西,拆成小單位,然後賣給散戶。 我想就先說到這裡吧,再說下去,可能以後沒有人要看我的文章了。總之,散戶真的是金融市場裡最可愛,也最不可或缺的族群。他們永遠會相信,馬雲會來跟他們分享什麼淘寶商機、馬化騰會來跟他們分享什麼微信商機。這不叫可愛?什麼叫可愛? 總之結論就是,你要馬搞清楚金融世界真正的遊戲規則,然後想辦法爬上去;要馬乖乖的認命被宰割,或繼續活在那些不切實際的希望和夢想裡,就這麼簡單! 「金融大騙局」一書的心得分享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是在理財書中常見的一句話。最近在書店看到「金融大騙局」這本書,作者卻提出了另一種觀點,那就是「你越理財,財遠離你」。是否有過投資的經驗,卻總是虧損連連,而不再想接觸相關的金融商品呢?又是否有種各種政策讓自己的荷包越來越薄,想買的東西卻越來越貴的感覺呢?針對上述的幾個看法,我想閱讀本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台灣,物價越來越高,薪水卻不升反跌,是近來經常被討論的議題。提出的解決之道也總是透過理財的方法,讓自己的資產不受影響。實際做過投資的話,會發現虧錢的機率還蠻高的。作者認為,在金融市場當中,絕大多數還是做為「莊家」的銀行、政府機關,以及各種投信獲利機率最高。因為他們是透過為投資人服務,收取相關的費用,從中而獲利。當然在各種投資理財中還是會有人賺錢,不過是相對少數,而銀行與投信利用這些故事,再吸引一批新的投資人踏入市場。如同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所提到,在股市中有許多種類型的人,每種人賺錢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除此之外,近來吵的沸沸揚揚的勞保基金與二代健保,作者認為也是一場騙局,透過資料計算,目前的各種基金原則上都無法維持太久,也就是說在二三十年後或許會「破產」。接著作者也提到了貴金屬的投資,認為唯有實體的貴金屬才有保值的價值,其他的衍生性商品風險過高,相對來說還是不適合投資的。甚至作者認為,若沒有一定的把握,不如將錢拿來享樂或買一些實體的東西,同時不會貶值,也不會虧錢,相對來說或許是很好的選擇。 本書的論點與絕大多數的理財書籍是相反的,也和本部落格分享至今的書籍有很多的不同。事實上各種事物總是一體兩面,假使只是接受單方面的資訊,往往會看不到其他的死角,而可能踏上一條錯誤的路卻完全的不自知。透過本書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理財的問題,如何控制自己的所得與儲蓄,投入多少比例進入金融市場,以及適時享樂人生而不是當個守財奴,我想這都是很重要的。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