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惠林:通貨膨脹終究是貨幣現象(1) ---- 大紀元
2022/04/02 17:36:45瀏覽426|回應0|推薦0

2022年01月18日 作者為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近期以來,「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或「通脹」)將至的警示聲,不約而同在全球各地傳了開來。究竟通貨膨脹是什麼?通貨膨脹真的那麼可怕嗎?為何會出現通貨膨脹?有沒有什麼靈丹妙葯來抑制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究竟是什麼?

所謂「通貨膨脹」,是英文inflation的通俗中文譯名,顧名思義,是「通貨多到膨脹」。而通貨就是「貨幣」,也就是「金錢」,現今是政府印製發行的「鈔票」。 經查《維基百科》,inflation這個字在19世紀中葉出現在美國的當時,說的是「不是指發生在價格上的事情,而是指發生在紙幣上的事」。所以,「通貨膨脹」這個中文譯名是非常貼切的。不過,當今的inflation被理解為「一般物價或整體物價的持續上漲」,也就是「萬物的價格持續上漲」,而且漲幅大、時間長。那麼,有時候「通貨大量增加」,一般物價卻沒有齊漲,於是有人就認為「通貨膨脹」這個譯名不合適,應改為「物價膨脹」。但是,要百物齊漲卻非通貨多不可,所以,「通貨膨脹」其實是很合乎現實的譯名。 不論你同意哪個譯名,「全體物品的價格都一起持續大幅上漲一段長時間」的現象,就是「通貨膨脹」所指的場景。那麼,這種現象可怕嗎?你購買的東西或物品價格上升,你擁有的錢不變或增加相對少,就會形成「錢變薄了」或「同數量的錢買到的東西少了」,或是如今大家琅琅上口的「太多的金錢追逐太少的商品」。如果這種現象出現了,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不都向下滑落、甚至於活不下去了嗎?

當然可怕。中外歷史皆有斑斑史跡可供借鏡。 你知道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為何會在1949年退守台灣?被共產黨戲耍固然是主因,但當時神州大陸嚴重的「通貨膨脹」(由1美元兌4.25億當地貨幣的事實可知一斑),以致民生凋弊,更是世人共認的要因。當時還對囤積、惜售的業者施以嚴刑峻罰、甚至處以當場槍斃的極刑。可見國民政府也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也想辦法制止,但終究徒勞無功。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之後,對通貨膨脹的禍害牢記在心,而「新台幣」的發行可以為證。那是1949年6月中,「四萬元換1元」的新台幣開始發行,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但國共內戰更殷,台灣物資被強運中國接濟國民黨軍,中國經濟面臨崩潰,更連累台灣。當時的物價指數已是終戰時的七千倍。(見李筱峰,〈周年啟示錄〉,《自由時報》,2009.4.19) 通貨膨脹危害世人罄竹難書 其實,類似通貨膨脹大禍害的經驗,在人類歷史上到處都有,在197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已故的自由經濟大師弗利曼(M. Friedman, 1912~2006)膾炙人口著作《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ose)一書第9章中就這樣寫著:「通貨膨脹是一種病,一種危險,有時會致命的病。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摧毀一個社會。相關的例子俯拾皆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俄羅斯和德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有時才隔一天,物價就上漲一倍或一倍以上──結果是其中一個國家走上共產主義, 另一個國家走向納粹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爆發惡性通貨膨脹,有助於毛澤東擊敗蔣介石。1954年巴西的通貨膨脹率高到一年約100%,導致軍政府上台。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智利的阿葉德(Allende)1973年遭到推翻,阿根廷的依莎貝兒.裴隆(Isabel Peron)1976年下台,兩國接著都由軍事執政團掌權。」

不過,要問的是,儘管史跡斑斑,為何總難得到教訓,而讓悲劇一再重演?弗利曼說的好:「沒有一個政府願意接受造成通貨膨脹的責任,即使為害不是那麼大也一樣。政府官員總是找理由來搪塞──企業家貪得無厭、工會獅子大開口、消費者揮霍無度、阿拉伯酋長見錢眼開、天候惡劣,或者八竿子打不著的其他任何理由。沒錯,企業家十分貪婪,工會的要求不嫌多,消費者不知節制,阿拉伯酋長把油價調高,天氣經常奇差無比。所有這些,會推高個別商品的價位,卻不能使各種商品的價格普遍上揚。它們能促使通貨膨脹率短暫上升或下跌,卻不能製造持續性的通貨膨脹,理由很簡單:上面這些被指稱的禍首,無一擁有印鈔機,沒辦法印出讓我們放在錢包裡的那些紙;無一可以合法授權記帳員在帳簿記下相當於那些紙的數字。」

相關閱讀:

1.認識【通貨膨脹】、【通貨緊縮】(2009. 3)

https://classic-blog.udn.com/teddy5422/2720720

2.通貨緊縮怎樣變成超級通貨膨脹

https://classic-blog.udn.com/teddy5422/2763753

3.預期心理 左右通縮通膨 ---- 桑穆爾森(2009. 6)

https://classic-blog.udn.com/teddy5422/3038185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7288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