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3 16:22:54瀏覽1617|回應0|推薦2 | |
“茶”字流變史:茶、槚、蔎、茗、荈 中國是茶的祖國,中國人最先發現和利用茶。 世界各種語言中的“茶”,均從中國對外貿易港口所在第廣東、福建一些地區“茶”的方言音譯轉變而來。 在中國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個,“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設,四曰茗,五曰荈。” 《茶經·一之源》)“茶”字是由“茶”字直接演變而來的,所以,在“茶”字形成之前,茶、槚、設、茗、荈都曾用來表示茶。 一、“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稱謂 (一)荼的含義 苦菜 《爾雅·釋草第十三》,“荼,苦菜”。 苦菜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 《詩經·國風·邶國之谷風》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詩經·國風豳國之七月》有“採荼樗薪”,《詩經·大雅·綿》有“堇荼如飴”,一般都認為上述詩中之“荼”是指苦菜。三國吳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疏》記苦菜的特徵是:生長在山田或沼澤中,經霜之後味甜而脆。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七“苦菜“條記:初春時生苗,莖中空,折斷時會流出白汁,開黃花和野菊相似,其種子附生白毛,能隨風飄揚。苦菜是荼的本義,其味苦,經霜後味轉甜,故有“其甘如薺”、“堇茶如飴”。 茅秀 東漢鄭玄《周官》注雲:“荼,茅秀”,茅秀是芽草類種子上所附生的白芒。《詩經·國風·鄭國之出其東門》有“有女如茶”,成語有“如火如荼”,上述之荼一般認為是指白色的茅秀。茅秀是荼的引伸義,因苦菜的種子附生白芒,進而由苦菜白芒引伸為茅草之“茅秀”。 茶具苦澀味,所以,便用同樣具有苦味的荼(苦菜)來借指茶。 其他 由“茅秀”進一步引伸為“蘆葦花”,還有解釋為“紫蓼”、“陸穢”的。 (二)荼何時被用來借指茶 《爾雅·釋木第十四》,“槚,苦荼”。槚從木,當為木本,則苦荼亦為木本,由此知苦荼非從草的苦菜而是從木的茶。 《爾雅》一書,非一人一時所作,最後成書于西漢,乃西漢以前古書訓詁之總匯,由《爾雅》最後成書于西漢,可以確定以菜代茶不會晚于西漢。 西漢王褒《僮約》中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一般認為這裡的“荼”指茶。因為,如果是田野裏常見的普通苦菜,就沒有必要到很遠的外地武陽去買。王褒《僮約》定於西漢宣帝神爵三年(西元前59年),荼借指茶當在西元前59年之前。 (三)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稱謂 陸羽在《茶經》“七之事”章,輯錄了中唐以前幾乎全部的茶資料,經統計,荼(含苦荼)25則,荼茗3則,荼荈4則,茗11則,槚2則,荈詫3則,設1則。 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則,約佔總茶事的70%。槚、設都是偶見,茗、荈也較茶為少見。況茗是荼芽,荈是荼老葉,荼、茗、荈,其實是一。由此看來,荼是中唐以前對茶的最主要稱謂。 二、茶的其他稱謂 (一)槚 槚,又作榎。《說文解字》:“槚,楸也。”“楸,梓也。 ”按照《說文》,槚即楸即梓。 《埤雅》:“楸梧早晚,故楸謂之秋。 楸,美木也。 ”則楸早在早秋落葉,故音秋,是一種質地美好的樹木。《通志》:“梓與楸相似。”《韻會》:“楸與梓本同末異。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 “《埤雅》:“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綜上所述,槚(榎)為楸、梓一類樹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 ”槚,苦茶(《爾雅》)。 槚為楸、梓之類如何借指茶?《說文解字》:“槚,楸也,從木、賈聲。 ”而賈有“假”、“古”兩種讀音,“古”與“茶”、“苦茶”音近,因茶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槚(音古)來借指茶。 槚作楸、梓時則音“假”因《爾雅》最後成書于西漢,則槚借指茶不晚于西漢。但槚作茶不常見,僅《爾雅》和南朝宋人王微《雜詩》兩見。 (二)茗 茗,古通萌。 《說文解字》:“萌,草木芽也,從草明聲。” “芽,萌也,從草牙聲。”,茗、萌本義是指草木的嫩芽。 茶樹的嫩芽當然可稱茶茗。後來茗、萌、芽分工,以茗專指茶(茶)嫩芽,所以,徐鉉校定《說文解字》時補:“茗,茶芽也。從草名聲。 ”茗何時由草木之芽演變而專指茶芽?舊題漢東方朔著,晉張華注《神異記》載:“余姚人虞洪入山採茗”,晉郭璞《爾雅》“槚,苦茶”注雲:“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唐前飲茶往往是生煮羹飲,因此,年初正、二月採的是上年生的老葉,三、四月採的才是當年的新茶,所以晚採的反面是“茗”。 以茗專指茶芽,當在漢晉之時。茗由專指茶芽進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盡。 (三)荈 《茶經》“五之煮”載:“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荈、荼、茗,其實一也。 ”《魏王花木志》:“荼,葉似梔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南朝梁人顧野王《玉篇》:“荈,尺*切,茶葉老者。“綜上所述,荈是指粗老茶葉,因而苦澀味較重,所以《茶經》稱“不甘而苦,荈也。”《茶經》“七之事”引司馬相如《凡將篇》中有“荈詫“。 司馬相如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其與哲學家、文學家楊雄及文學家王褒都是四川人,而四川是中國最早飲茶的地區,“武陽買茶”的武陽就是現今四川彭山。 荈不像、槚、荼等字是借指茶,只有茶一種含義,所以,《凡將篇》中的“荈“指茶是可能的。荈為茶的可靠記載見於《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應是茶飲料。晉杜育作《荈賦》,五代宋初人陶谷《清異錄》中有“荈茗部”。 “荈”字除指茶外沒有其他意義,可能是在“茶”字出現之前的茶的專有名字,但南北朝後就很少使用了。 (四) 蔎 《說文解字》:“蔎,香草也,從草設聲。”段玉裁注雲:“香草當作草香。” 蔎本義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蔎借指茶。 西漢楊雄《方言論》:“蜀西南人謂茶曰蔎。”但以蔎指茶僅蜀西南這樣用,應屬方言用法,古籍僅此一見。 三、茶字的出現及其由來 在荼、槚、茗、荈、蔎五種茶的稱謂中,以荼為最普遍,流傳最廣。但“荼”字多義,容易引起誤解。“荼”是形聲字,從草余聲,草字頭是義符,說明它是草本。 但從《爾雅》起,已發現茶是木本,用荼指茶名實不符,故借用“槚”,但槚本指楸、梓之類樹木,藉為茶也會引起誤解。所以,在“槚,苦荼”的基礎上,造一“搽”字,從木茶聲,以代替原先的槚、荼字。另一方面,仍用“荼”字,改讀“加、詫”音。 陸德明《經典釋文》雲:“荼,埤蒼作搽。” 《埤蒼》乃三國魏張揖所著文字訓詁書,“搽”字至遲出現在三國初年。 南朝梁代顧野王《玉篇》“廿部”第一百六十二,“荼,杜胡切。……又除加切。 ”隋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下·釋木第十四》:“荼,音徒,下同。埤蒼作搽。按:今蜀人以作飲,音直加反,茗之類。“初加切,直加切,音茶。 “荼“讀茶音約始於南北朝時期。“荼“(音徒)形改音未改,“荼”(音茶)音改形未改,所以,荼在讀音上及荼在書寫上還會引起誤解,於是進一步出現既改形又改音的“茶”(音茶)和“搽”。隋陸法言《廣韻》“下平聲,莫霞麻第九;荼,春藏葉可以為飲,巴南人曰葭荼。”“茶,俗”。“茶”字列入“麻韻”,下平聲,當讀“茶”,非讀“徒”。 “茶”字由“荼“字減去一畫,仍從草,不含造字法,但它比“荼“書寫簡單,所以,所以“荼“的俗字,首先使用於民間。 “荼”(音茶)和“茶”大約都起始於陳隋之際。《茶經》注雲:“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茶經》原注者認為“茶”字首見《開元文字音義》。 《開元文字音義》係唐玄宗李隆基禦撰的一部分,已失傳。 儘管《廣韻》、《開元文字音義》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場合,仍用“搽”(音茶)。初唐蘇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陳藏器撰《本草拾遺》,都用“搽”而未用“茶”。 直到陸羽著《茶經》之後,“茶”字才逐漸流傳開來。 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中,稱茶樹為「南方之嘉木」,除說明了茶樹的產地及特質外,更道出茶被視為珍貴的樹木。 茶樹是一次種、多年收的葉用木本常綠植物,1950年中國植物學家錢崇澍,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將茶樹命為Camellia sinensis的學名,一直延用至今。 茶樹的起源,若以植物分類學來看,可以過茶樹的親緣,再追溯到茶的祖先。 茶樹是山茶屬中一個比較原始的種群,大約在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以此推算,茶樹大約已有六千萬年至七千萬年的歷史了。在中國的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和四川,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野生茶樹,並且是現存野生大茶樹最集中的地方。 從地質變遷、氣候演變等資料考證,中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目前為史家所公認最早關於茶的文字記載,是成書於西元二百年前的《爾雅》,其中寫到:「檟,苦荼」。 晋朝郭璞在《爾雅注》中指出:「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作羮飲,今呼早採為荼,晚取者為茗。」到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荼,苦荼也。」北宋的徐鉉等人在校定此書時認為:「此即今之茶字。」 到了唐代,陸羽撰寫中國第一部茶葉專書《茶經》,有系統的總結唐及唐前的用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有韋曜,晋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雖然神農氏是不是真有其人,還有待歷史的考證,但可以知道的是,在史前時代喝茶已漸成風俗,到了唐代則非常流行,甚至當時的東西兩都,西安和洛陽,家家戶戶都有飲茶的習慣呢! 黃乙玲 癡情月娘島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