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療癒人心的盲點
2011/03/06 23:14:21瀏覽522|回應0|推薦5

 生態心理學中文版序及環境序讀後                                  

中文版序到環境序共有12頁,除了引領讀者如何閱讀這本內容豐富的書,荒野保護協會的李偉文以環境運動的困境與曙光為題,切入環保議題何以在人人都有認知卻做不到的困境,而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的王浩威醫師則舉一個原住民在都市的例,佐證人與土地和自然連結的重要性。環境序的撰寫者布朗更直指人類心靈的矛盾與心理學可以如何在環境保護議題裡工作,不要再陷於只療癒人心的盲點,甚至成為塑造出深度成癮消費者的幫凶。

這是一件多麼吊詭的事,今天,環境保護的議題已成為每個人都同意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卻是環境保護運動最大的困境,這樣的說法,你可明白?你可相信?是的,我們必須要自問,在我們都已認知到的情況下,我們究竟做了些什麼?我們做了那些事,我們以什麼樣的行動,在支持環境保護這件事,從你每天的生活裡,一早起來,你所吃的、用的、穿的,到出門後的交通工具,每一小步看來平凡不過的舉動中,有沒有察覺到,自己是如何在進行消費?

書寫到此,我忍不住自慚形穢,因為我懂得李偉文在此書的序中所說的困境,當我這麼檢視自己,其實我正是那助長困境者之一,而此刻我正在讀這書,正以一位第一線的社會教育工作者自居,那麼,我該如何讓自己突破那困境?這是首要的課題,我要向這個地球道歉,並開始深切自省和思索每一步。

一如李偉文所說「今天我們面對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的價值觀」,這一點我深切的認同,而在這樣的前提下,生態心理學就更顯得重要,如何能夠透過自身的體悟,到實踐的路程呢?

身為一個社會教育工作者,我學了很多,可是似乎總是不夠,當我學習家族治療時,我看到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當我學習遊戲治療時,我明白每一個人內在都有個喜歡遊戲的孩童,喚起內在孩童成為一個可以使力的方向…,何以當家族治療成為心理輔導諮商的主流之一時,我們的家庭結構卻在不斷面臨崩解,遑論遊戲治療中那以兒童為中心取向、人本主義者的以人為本…,諸多我們所熟悉的理論學派,每一個都顯得那麼獨特而有理,也能喚起人的自覺,然而卻似乎仍少了些什麼?還有什麼不足處,是的,那就是生態心理學~一門如何回復到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課。

而也正如李偉文在序文末所提到的溫柔的革命,那不是我們社區認輔這些年來的堅持嗎?學習從改變自己開始,進而影響我們的家人孩子,並且學習在團體中彼此聆聽、支持,在陪伴兒童及青少年的路上,給予信任和等待,而一路走來十三年,終究看到小小的種子開始萌芽,那麼我們能不能把這樣的堅持和努力,帶到生態環境的議題上繼續呢?

雷斯特.布朗在環境序中,做了兩個重要提問:

我們的做法有效嗎?

我們是否相信人們想要做出正確的環境選擇?

這兩個提問的背後是,當全球暖化如此快速,氣候如此異常,接踵而來的生態改變、物種瀕絕、人心惶惶,這樣的情況發展中,不得不檢視過去的作法究竟有效嗎?如果是無效或是效果有限的,那麼在急迫的時間下,就必須要改變策略。

而一如長久來,心理學乃至哲學的探討議題~人類本性中的矛盾與複雜性,那正是人們之所以無法做出正確選擇的重要因素,也因此我們如何運用心理學概念在環境保護議題上,讓人們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也是心理學的一大考驗啊!(待續)
相關部落格:

http://eco.ecopsychology.tw/index-book.htm

李偉文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10/04/19/491888.html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123&aid=495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