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07 10:24:53瀏覽1162|回應1|推薦7 | |
據聞,為挽救低迷支持度,希望有效把施政政績向民眾傳達,總統馬英九向政務官,即是部會首長,要求他們親上媒體,為自已政策辯護,以讓民眾知曉。 這又不知是誰出的主意,無疑的是下下策,部會首長是推動政策,許多細節是幕僚研疑與執行,媒體的問題千奇百怪,突發性與無厘頭式的言談,要官員回應,馬英九應該自已上一下不是一對一的專訪或叩應節目,明白這種傳播行為的原理為何,否則就不會讓自已的官員在媒體自曝其短! 政府的運作,首長的功能是領導與組織,他必需專業的公務員集中管理,用對的人與找出好的方法來成為施政利器,許多細節與專業,各有所長的部會首長不一定全面清楚,透過幕僚作業,有效整合與傳達政策,即能展開施政與作為。 舉例言之,才下台的內政部長李鴻源,眾人皆知他是水土專長,因此他的國土政策相當有見樹,可是內政部中,有營建、地政、民政、役政、警政等單位,部長專長和那些領域是相同不難明白,而部會之運行,李鴻源只是靠其他專長的幕僚來襄助,包括他需要對服兵役、警察領域的專長人員協助;這次戶政系統當機,負責的民政的官員下台,是理所當然。 但是傳聞李鴻源也連帶處分下台,那麼其他部會的清況比比皆是,交通部台鐵出包,表示台鐵局的領導人員不好,高鐵出事,歐晉德已經下台,那麼以李鴻源的例子,要不要連坐交通部長葉匡時? 這些是非扯不清,現在要行政首長自已上媒體說政策,這可不比總統上媒體,進行辯護政見的規格! 在總統上媒體規格上,一定是先要求有題目,其間的訪談,不能超出題目,縱有一兩次超出「範圍」,因為大方向與題目早就知道了,對談行雲流水,至少要拿七十分不是難事。總統上媒體的情況,馬英九一定覺得不難,因此就一一要求部會首長主動上媒體! 但是,總統級的待遇與一般首長,是大不相同,因為媒體的節目千百種,對於部長的接待規格,一定不及總統,包括隨機式的問題與千奇百怪的內容,加上不少政論節目,包括主持人,一次有五六位來賓,可能是專業,可能是天馬行空,可能比立法院的質詢還火,立院還有同黨委員會護航,幕僚可以送小抄,上了媒體,行嗎? 各單位都有設發言人,上至總統府、下至局處與地方,為了宣導政策,替政策辯護,發言人不論是主動或被動,都能也該扮演一定角色,這點是中外皆然的操作手法,現況看來,是想跳過發言人,讓部會首長親上火線,這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 馬團隊是學者治國,學者自命清高,對媒體報導屢有怨言,雖然現在媒體的報導亦有偏頗,可是上了節目,能完整把政策說完,得不得的到支持再作評估,如果面對媒體強硬與尖銳的問題,就在節目出現擦槍走火或不明言論(爺們),那麼不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這個想法,行得通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