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31 16:46:30瀏覽1887|回應3|推薦37 | |
一般人往往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以為那是當然的,但是,如果再深入追問為什麼會這樣,就不知所以然了。財富、事業、家庭狀況、健康情形,大都是外人可以輕易看到的部分。某某人事業做得很大,年年賺大錢,生活富裕……,請教他何以那麼有成就的原因,他一定會說:「我掌握到機會,也有一套管理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我很努力,又精於判斷和理財……。」 他所說的一點也沒錯,簡直沒有人能夠反駁他。但也有人方法跟他很類似,卻沒有他那麼大的成就,或一敗塗地,這又怎麼說呢? 原來他說的只是根據表面能理解和掌握的現象,也只說對了一部分,他真正「成就」的原因在於:他具備了成就事業的潛在條件,他也具備了富裕的資格,那就是福報。 譬如:私人公司招考人員,他們會限定男女性、年齡幾歲、什麼程度等,事實上,這分工作,不一定具備某種學歷才會做。又譬如說高中或高級職校的招生簡章會限定:要具有國中修業三年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這些開出來的各項都稱為「條件」限制,不符合其中任何一項,就稱為「不具備資格」。這種條件和資格的限制,在政府機關各類考試,某些會員制的營業場所,都有相同的作法 ,嚴格挑選他們需要或歡迎的人。不符合條件、不具備資格,當然就被屏棄在大門之外。 既然具備事業、財富順利寬裕的條件和資格,是過去行善所交換的,我們非但不能嫉妒,說風涼話,反而要讚美他、學習他,但是,絕不是羡慕或想辦法巴結。如果能夠做到這樣,我們的「心智」就成長了。 現在,我們要認真的看著自己:「我可曾幫助過別人、做過有功於人的事情嗎?」如果沒有用善的行為,使自己符合條件、具備資格,那麼我們奢求富裕人家的生活方式,這種願望眼前可能辦到嗎?相信大家內心很清楚,我們有什麼貢獻、有什麼功勞來要求「不應該」的期望呢? 也許有少數同學,家庭較寬裕,對於自己的期望大都能實現;也有一些人的期望雖然不能完全實現,只要合理的,需要的金額不是很大,通常父母都能成全;可能還有一些同學除了吃的、穿的以外,就不允許額外的支出了。 但是,到目前什麼貢獻也沒有的我們,「福報」從哪裡來呢?原來是暫時依附著父母親,父母親的福報大,子女的要求就比較能如願,否則,起碼也都能維持溫飽的水準。我們是一個對家庭完全沒有貢獻,卻能享受父母辛苦張羅來供應日常生活需求的人,因此,做為子女的我們,能不感激父母的恩惠嗎?當我們懂得感恩時,我們的「心智」又進一步成長了。因為知道感恩,就能「知福、惜福」,父母縱有不是都要感恩,抱著這樣的基本態度,就是培植屬於自己福報的最先決條件。 而且我們必須體念父母的福報大,那是他們過去辛苦的代價,我們的需求要適可而止;如果父母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做子女的我們,更不可以有怨言,應該體諒父母親,過去沒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這樣的課程,沒有在小時候就開始作準備。從今以後,我們要和全家人一齊努力來改變現在的處境,所以應該做到以下幾件事: (一)要保持心理的健康,碰到任何態度對待我們的人,都要寬容和感恩,態度不佳的,是在給我們胸量和心性有磨練的機會。凡事不埋怨、不計較、多讚美、多包容、不投機取巧、人前人後同樣光明磊落。 (二)要保持生理的健康,有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璀燦的將來,身體不健康,前途必先打折扣,保健是創造福報很重要的一環,應該多吸收新的、正確的保健知識。 (三)家庭要保持美滿和諧,「家和萬事興」的原因就在一家人有向心力、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行動一致,力量增大,阻力當然小了。 曾俊卿 生命教養1-6-3/94.05.02 這是針對佛教因果律探索的心得圖解 應屬「行為科學」非常重要的概念與準則 自85年起草,95年完成 許為浪擲卑微生命的「菁華10年」 共計四冊三十餘單元 希望成為生命成長必備 而且能夠應用於生活中的知識 --原設計閱讀對象--適合國中以上 關心「社會生病」的人 ~~敬請不吝留言賜教喔~~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