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想笑(八):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是我的心靈故鄉 / 台灣人看大陸-看大陸要有差異性思維
2010/03/29 21:03:20瀏覽1196|回應0|推薦1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是我的心靈故鄉

2010-03-27旺報【(沙懷中/美國紐約)】 

     我出生在上海,80年代前往美國,現居紐約,身分上屬於美籍華人。我的人生分成兩個階段,45歲以前在中國45歲以後在美國,和台灣可說沒什麼關連。 

     台北 回到故鄉的親切感 

     2005年我第一次到台北,雖然是第一次造訪,感覺上並不陌生,還有一種回到故鄉般的親切感。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遲遲難以理解。 

     和其他大城市比較起來,台北其實稱不上宏偉。101大樓固然壯觀,但也就那麼一棟,孤伶伶地矗立著,遠比不上浦東乃至曼哈頓的高樓林立。台北的地鐵很不錯,乾淨、安靜而且方便,不輸給日本東京。聽說台灣的高鐵也是一樣的好,我沒坐過,猜想應該和日本的新幹線差不多。但日本並沒有讓我有回到故鄉的感覺。幾年後讀到作家沈寧《台北六日遊》的文章,我反思這一生經歷,才終於慢慢了解,為什麼台北會給我這種感覺。 

     上海 高樓林立令人窒息 

     我在大陸待了45年,年輕時被打入右派,日子過得很苦。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搞開放,我把握難得機會到了美國,之後留在大學工作,一晃眼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美國給我重生的機會,是我的第二故鄉。但生活久了,我也知道自己只是個過客。 

     至於大陸,當年我從上海飛往紐約,心裡頭曾暗暗許願:從此離開這個傷心地,不再回頭!這幾年拗不過家人的要求,我回去過上海兩次,每次都很不一樣,大樓越蓋越高,越來越繁華,然而我卻有種窒息的感覺。如果說當年的上海是我的惡夢,現今的上海對我來說,則是個完完全全的陌生地。 

     公德心 尤其叫人讚嘆 

     只有台北,雖然才去了幾天﹐我的感受和沈寧完全一樣,那裡的人們親切和善,搭車排隊文明有序﹐書店充滿了文化氣息,讓我有回到了老上海的美好回憶。 

     台北人的公德心尤其叫人讚嘆。有一回我搭出租車時不慎掉了包包﹐真給急死了﹐因為證件、機票、金錢都在裡頭。朋友趕緊幫忙打電話給警察廣播電台﹐我原沒抱太大希望﹐沒想到才一個小時就接到警廣小姐的電話﹐說有一位計程車司機把我的包包送到電台來了。 

     我太高興了,心想一定要謝謝這位好心的司機。到了電台﹐櫃台小姐告訴我司機不肯留下電話。我拿回包包﹐心情很激動﹐覺得台北人真的很了不起!

台灣人看大陸-看大陸要有差異性思維

2010-03-27旺報【(林谷芳/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 

大陸在變,在鉅變,所以必須用動的角度看它,而動態之外,更得看它的差異性,但這差異性卻正是外人看大陸時最常忽略的一點。 

     西方人看中國,即便拋開古老帝國的浮面印象,也躲不開超穩定社會結構體的學術論述,總以為可以一以貫之、很全稱地談中國。 

     西方人如此,台灣人在同文同種的基礎上也不免如此,總忽略了大陸之大以及急速變遷所帶來的差異。 

     中國文化原來就存有一定的差異性,近世的文化理論受生物學影響,文化的純化與純化的物種般,很難面對環境的變遷,而中國卻是世上唯一綿亙超過四千年的古文明,沒有差異性的文化基因如何存活至今! 

     東西南北都有差異 

     差異性的文化基因常被提的是南北的不同,不只是南船北馬、南腔北調。到如今,北京受歡迎的歌星在上海就必須大打折扣,上海紅遍天的藝人到北京一樣被貶損一番。開玩笑但很真實的是:想與北京人即刻親近,就說說上海人的近利、短視與現實;要與上海人馬上交朋友,就批評北京人自以為在天子腳下,眼高於頂,卻粗魯無文。 

     這樣的差異,不只在南北更在東西,沿海想法與內陸差一大截,即便在傳媒如此發達的時代,要一言以蔽之地談大陸,得冒很大的風險。 

     大陸的差異性顯現在地域上,也顯現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層次上,前兩年總統大選,獨派的人以幾個陸客路邊小便的相片說開放陸客來台就完了,這樣講的人應該沒到過大陸,也沒到過北京、上海,尤其是黃山這類列入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的景點。 

    懸吊山腰撿拾菸蒂 

     黃山這類景區的清潔,台灣幾乎沒哪個景區可比得上,我就曾看到武夷山景區以繩吊方式,將工作人員從山頂吊置在山腰峭壁的石隙中,撿拾遊人所丟的菸蒂。就這樣,在大陸,只要是與國際接軌的,他們絕不後人。 

     但另一個極端呢?在大陸許多地方旅遊,上廁所仍是台灣人最大的夢魘。得要把這兩個合起來,才稱得上中國。 

     這樣的參差或反差,一來自大陸的大,二來自發展的不均衡,文化光譜上的種種幾乎都可在大陸找到,因此你想說它好,說它壞,如果只用具體而少數的例子,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要的支撐。談大陸,這樣談法,其實只是強化既有的觀點,安慰安慰自己。 

    真要如實地看大陸,總體的統計資料當然是一個切入,因為樣本數大,就反映更多或更本質的實情,但面對統計數據,更要注意到數據背後的差異性,才不會被資料瞞騙。而即便如此,有些事物仍是不好統計的,社會的氛圍、生命間的關係如何能量化?但這些說不定才真是社會的本質所在,而這,也是台灣最欠缺的,我們職司大陸政策的,許多都沒或僅有少數大陸經驗,能不讓人憂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woo09&aid=38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