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想思(三十五):中國的上訪之痛
2010/01/26 00:05:56瀏覽351|回應0|推薦0

中國的上訪之痛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吉密歐 2009-03-17

北京古老的永定門城樓上空天剛破曉,就有一大群人聚集在它的蔭影下,在北京老城牆內的一條胡同裡。

然而,這一場面一點也不安定。聚集在那裡的人來自中國受壓迫的底層,他們對地方政府不滿,來到首都向中國當代的京官申冤請願。

當這群人發現一名外國記者後,許多人沖上前,手裡揮舞著請願書,大聲訴說著自己的冤屈:“我女兒被害。他們這個案子不破,壓著,”來自河南省的上訪者嚴自展(音譯)說道。來自山東省的劉中美(音譯)稱:“鎮上計生辦主任把我打了。他是找我搞男女關係,我不同意。”

近年來,中國的民眾抗議活動急劇增加,而隨著經濟減速,中國領導人已再三明確表示擔憂:社會不穩定現象正日趨嚴重。但由於缺乏民主,也沒有獨立的司法體系,在解決群眾的不滿時,共產黨依賴的是有3000年歷史的泄壓閥——“上訪申冤制”。

理論上,這種上訪制度讓地位最卑微的民眾可以直接向全國最高權力機構申訴。在現實中,這一古老傳統本身已變成一種壓制上訪人的工具,同時也是過去30年來中國的政治轉型相較於其經濟發展有多麼不完善的一個象徵。

北京維權律師、人權活動家許志永說道:“今天的上訪體制和一千年前的中國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三個關係,皇帝、官員、冤民(上訪者)。皇帝他的確也希望解決一些問題,也維護他這樣一個政權。但是官員他有官員的利益。”與中國許多維權人士一樣,他認為信訪制度已經破裂,需要廢止。

在古代,一位冤民如果能設法來到京城,就可以在朝堂外擊鼓鳴冤,以引起皇帝或大臣的注意。如今,現代交通和社會劇變帶來的大量冤屈已經使信訪制度無法承受,政府把更多精力用在勸阻人們上訪,而不是解決老百姓的問題。

中國各地各級政府均設有信訪辦公室(Offices of Letters and Calls)受理上訪事宜,是中國公民投訴政府官員所犯罪行或不當行為的唯一合法管道。位於永定門城樓蔭影中的國家信訪局,是中國級別最高的此類機構。

上訪者很快便會注意到一些身材魁梧的男人——他們身著便衣、監視著不滿的上訪人群。他們被稱作截訪人,是省級政府派來的政府官員或員警,有時候不過是雇來的惡棍,目的是在上訪者在首都挑起事端之前,將他們遣送回去。許志永表示:“有的時候會發生一些暴力衝突,有的時候攔截上訪者。這是一個地獄般的胡同;那麼多讓人簡直不敢相信的那種赤裸裸的野蠻,那種殘暴。我覺得這個現象是中國社會病的一個集中反映。”

許多上訪者帶來的是地方官員不能或不願解決的、相對次要的商業糾紛。在另一端,則是控訴政府官員和員警實施謀殺、拷打和強姦。許多人公開聲明自己熱愛共產黨的領導人,並表示,只要他們的冤屈能夠被聽到,仁慈的當代君主就會懲罰壓迫他們的人。

“我相信黨政府應該給老百姓能夠做主,不然我也不會到這兒來的,”43歲的農民趙廣軍(音譯)說道。他來自河北省,進京來反映當地幹部私分農民的土地,當村民表示抗議時,村幹部就雇來歹徒毒打村民。

但極少有上訪者會從信訪辦那裡找到解決辦法,大多數人的境遇只會更悲慘。最新官方資料顯示,2005年記錄在案的上訪多達1270萬起,但“一些官方調查顯示,只有不到1%的上訪者得到滿意的結果,”紐約大學教授、中國法專家孔傑榮(Jerome Cohen)表示。“人們四處碰壁,沒有任何補救辦法,增加了他們的不滿和挫折感;政府官員每個人都在推諉責任,從自己的部門推到其他部門。”

中國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標準和獎金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自己轄區的上訪人數,為他們提供了阻止冤情訴達中央政府的強大動力。中央政府自身對這一制度態度也很矛盾,一方面將其標榜為中國“大眾民主”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又害怕來到首都的大量上訪者會直接造反。事實上,截訪人的行為根本就得到了中國各級政府和警方的姑息,甚至通常還為他們提供便利。

去年在奧運會籌備期間,北京向地方政府下達了命令,要求阻止上訪者進京,“為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創造良好和諧的社會環境”。儘管這條下達自公安部的命令的確提到,信訪制度應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官員們必須“文明”行事,但其重點卻是阻止上訪者擾亂奧運盛會。這為地方官員帶來了加大攔截力度的壓力。人權組織稱,奧運期間的壓制活動和非法拘留均有所上升。

在為期數月的採訪期間,英國《金融時報》聽到了許多事例,目睹了幾起信訪辦公室官員或北京警方與截訪人串通、幫助拘留或綁架上訪者的案例。當截訪人在信訪辦外認出來自本地區的上訪者後,就會接近他們,試著說服他們悄悄回家,就好像他們的冤屈能夠在本地得到“解決”。

一些上訪者得到了迅速解決問題的承諾,另一些則主動離開,希望能夠得到回家的路費或是在京期間能有地方住。拒絕跟隨截訪人離開的人通常會被強行帶走。他們常常會被帶到“黑監獄”——類似私牢的拘留中心。許志永表示:“‘黑監獄'是指地方政府辦的非法拘禁上訪者的地方。我們稱它為‘黑監獄',第一是因為它像監獄,它是政府辦的,它確實限制人身自由。第二,說它‘黑'是因為它不是正規的,它沒有任何的正規合法手續,所以它是非法拘禁的行為。”

這種設施在中國各地都存在,但在北京尤其嚴重。它們通常不過是小旅館裡的幾個房間或是沒有人用的倉庫。一旦被拘禁,上訪者可能要接受“思想改造”和“再教育”,其手段從威逼利誘到逼供毆打,再到赤裸裸的拷打等,不一而足。上個月,在聯合國對中國人權記錄進行四年一度的審議時,中國政府在遞交的文件中斷然否認存在黑監獄或隨意拘禁現象,大赦國際等其它國際人權組織稱中國這是在掩蓋事實。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高級官員宋寒松在日內瓦向聯合國審議會議表示:“法律明令禁止私設羈押場所,不存在所謂的黑獄。拘留所管理辦法等法規還明確規定,嚴禁打罵、體罰和侮辱被拘留和被監管人員。”

但是在本文的調查過程中,英國《金融時報》訪問了北京的數家黑監獄,與裡面拘禁的數十名上訪者進行了交談,並採訪了幾位對自己的行為坦言不諱的截訪人。北京警方帶走的上訪者通常被送到市里的大型“接濟服務中心”。這些中心本應是無家可歸者的收容站,如今卻成了 截訪人的交換站。他們坐著掛有本省牌照的汽車來到這裡,帶著來自本地區的上訪者離開。

馬家樓接濟服務中心就是這樣的一座拘留中心,坐落於永定門信訪辦公室附近,相當便利。該中心的門衛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心內有時拘留著數千人,其中大多數都是上訪者。

35日,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開幕。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進京請願的高峰期。那個星期,馬家樓接濟服務中心大門前擠滿了數以百計的截訪人,等著接走上訪者。“有時候,上訪的人太多了,(北京警方)得用大巴把他們送來,”馬家樓外的一位保安指著剛離開中心的空巴士說道。“截訪人得知有他們那個地方來的人,就會來接他們;如果上訪者不願意走,就會挨打,有時候骨頭都給打斷了。”

這些“救濟中心”在一個法律的灰色區域運作,介於正式的拘留所和黑監獄之間。他們是4年前廢除的收容遣送體制的殘餘,在那種體制下,城市警方可以拘留任何沒有居住證的人,把他們遣送回原籍。

遭到攔截的上訪者通常只會在北京被拘留幾天,就被送回家——他們回去後將面對的正是他們指控有犯罪和瀆職行為的人。如果他們拒絕放棄上訪,常常會被非法拘留數月,遭到毆打、拷問或送去“勞教”,最多可達三年,原因就是敢於敗壞政府官員的名聲。

就連官方媒體最近也報導了若干地方政府官員將健康的上訪者非法關進精神病院,以阻止他們到首都上訪的案件。“當前中國司法體系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是,警方採取的許多措施都是未經許可的——而且他們還會利用一些只是臨時雇傭的非警務人員協助他們的行動,”孔傑榮表示。

許多上訪者嘗試幾次之後便放棄了——一旦他們瞭解到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恐怖下場。但也有人會堅持數十年,在為他們上訪過程中遭遇的毆打和折磨尋求公道時,甚至常常忘記了他們最初的訴願。

像許志永這樣勇於討論政治的維權人士表示,中國自上而下的政治結構是信訪制度受到如此扭曲的主要原因。他說:“各個地方、各個權力部門不對下負責,不對人民負責,只對上負責。他們並不太在乎人民真正遭遇了什麼,人民尋求公正他也不願意提供。他只在乎上面的領導給他的命令。”

鑒於立即進行政治改革不太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隨著中國經濟減速、更多人失業,信訪制度面臨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即使是在過去10年的經濟繁榮期,中國也發生了數目驚人的公眾抗議事件;如今中國面臨不好的年景,意味著公眾抗議事件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孔傑榮表示。“毫無疑問,中國的法律和信訪體系將進入一段相當程度的危機時期。”

譯者/何黎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woo09&aid=372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