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0 23:46:40瀏覽320|回應0|推薦1 | |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孟子.梁惠王) 自從"始作俑者"在中文慣語變成"首先行惡之人"的代稱以後,這個"作俑者"便開始背著無厘頭的黑鍋. 以俑殉神,而不是殺人殉神,是由商代至周代之間理性主義與人文精神昂揚的體現.因此,"作俑"實在是一種時代進步的象徵.燒幾個紙糊或木雕的俑來祭祀,總比真的殺人來祭獻好吧. 孔子(或是孟子,借孔子之口)認為作俑者是滿懷仁愛之心的.所以他說:"難道今天已經沒有像作俑者那樣的仁人嗎?這始作俑者不忍心殺人以殉神,自然也不會忍心看著自己的同胞子民受饑而死." 這張照片是我在山東曲阜散步閒晃時拍的,附近某個居喪的民家在使用紙俑,貨車正好經過陋巷牌坊.沒錯,正是那"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的"陋巷".兩千多年前,這種在人類學歸類裡屬於"模擬巫術"的俑就已經存在.那麼,顏淵清晨起床,走出巷口要去找孔老師的時候,或許也曾剛好撞見這般景象. 紙俑給祖先是生死兩方"發"與"收"的動作,祭品可能是紙糊的傭人,或駿馬,或豪宅.這種傳遞之所以可能,要有一個前提.就是相信人在血肉之軀以外有靈魂獨立存在.人有生之時是如此,甚至死亡的事實,也只是代表可見,可觸碰的肉體的凋零.但是靈魂仍然是存在的,甚至以一種更有力的狀態存在.否則,沒有"收件者",作俑的巫術也沒意義了. 燒俑的人必定承認靈魂存在,至於如何去處理靈魂,則是另外一層宗教層次的問題. 我在大陸居住了兩年,發現多數人的想法裡,這種對"人類具有靈魂"的概念是很模糊,很稀薄的.他們不知如何處理超自然的"靈魂"或是"來世的生命"一類的問題.有次我問一個女同事:"你們家祭祖嗎?"她答以:"我們家不迷信."是故對科學無法探究的信仰和崇拜,她皆視作為"迷信". 這種所謂的"科學"態度,以古稱中原的地帶為最.在河南,河北,山東,兩湖,祭祖的人家少.在廣東,福建,相對來說祭祖的人多一點,但是仍遠遠比不上台灣祭祖情況.四十年前的文革剷平了百姓的宗祠,再把廳堂上的牌位拿去焚燒煉鋼.禮失,則求諸野.政治權力與文化上的核心與邊陲,就此主客互異. 一個不承認靈魂的社會自然會缺乏在法律之外,另一種源自於"超自然"的,對個體約束力.在"舉頭三尺,沒有神明"的世界裡,如果"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今年是八榮八恥)過於拙劣幼稚,那麼整個終極秩序與終極正義的維持,將只能依靠赤裸裸的國家權力.這從而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大陸,黨,國家,與公安機關儘管腐化非常,卻仍然能享有這麼高的威信. 寫這些,只是想解釋為什麼我在曲阜看到紙俑的時候,會覺得興奮,甚至把它拍下來. 觀光也者,就是要拍平常少見的東西. Aquinas 2006. 8.16 於東莞東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