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9 09:53:13瀏覽3313|回應1|推薦19 | |
古早古早以前,台南外海有一連串的沙洲,遠遠望去,像鯨魚浮出海面的背部。 台語稱鯨魚為「鯤」,台南外海這七個沙洲,分別被命名為:一鯤鯓、 二鯤鯓、 三鯤鯓、 四鯤鯓、 五鯤鯓、 六鯤鯓、 七鯤鯓。現在熱門的觀光景點─安平古堡,就位在 一鯤鯓的地方,億載金城位在 二鯤鯓,所以又稱 二鯤鯓砲台。 安平古稱「大員」,或稱「台窩灣」,這正是「台灣」得名的由來,「大員」與北邊的鹿耳門嶼之間,有一條水道稱為「大港」,可通到廣闊的台江內海,那是一處可停泊千艘帆船的良港。 占據台灣的荷蘭人,在「台窩灣」建熱蘭遮城,又在赤崁建普羅民遮城,兩座城堡互為 犄 角,增強防禦,當時鄭成功在大陸軍事行動失利,有意進取台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但「大港」戒備森嚴,難以突破防線,有一位○○七情報員叫做何斌,向鄭成功通風報信,建議他從鹿耳門進攻,從此改變了台灣的歷史。 鹿耳門港道面寬水淺,退潮時水深不及一丈,水底沙線堅硬如鐵板,名為「鐵板沙」,船隻擱淺的話立刻碎裂,因此號稱「天險」, 荷蘭人認為鄭成功的大軍,不可能由此登陸,所以只派單薄兵力把守,而將主力部隊擺在「大港」,準備痛擊鄭軍。 沒想到鄭成功率領的艦隊,轉向鹿耳門,在外海焚香祭禱,請求媽祖保佑,突然水面暴漲,艦隊長驅直入,終於將荷蘭人驅離台灣。 清朝「台灣八景」,包括安平晚渡、沙崑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澄臺觀海、斐亭聽濤,「鹿耳春潮」名列其中。八景的前三項都在台南,這並不奇怪,因為當時台南是全台政經軍事文化中心。 康熙 31-34 年任分巡台廈兵備道高拱乾詠「鹿耳春潮」詩如下: 「海門雄鹿耳,春色共潮來。二月青郊外,千盤白雪堆。線看沙欲斷,射擬弩齊開。獨喜西歸舶,爭隨落處回。」 古戰場煙硝已杳,千帆過盡,鹿耳門溪水依舊悠悠。 古籍中的「鹿耳春潮圖」,可以了解鹿耳門的戰略位置。
鹿耳門天后宮的山門,掛著「鹿耳門」的大匾額。
鹿耳門天后宮香火鼎盛。
進香團擠滿了廟庭。
鹿耳門天后宮雕刻精美的藻井。
宮內供奉媽祖船,感謝媽祖幫助潮水收復台灣。
清領台灣之後,鹿耳門成為台灣唯一的商貿正口,商船皆由此出入, 台南的「三郊」在此設管理站,名為「三郊鹿耳門公館」,勢力非常龐大, 圖為清朝「重脩鹿耳門公館」碑記。
鹿耳門公館早已消失無蹤,這棟公館是最近重建的。
鹿耳門天后宮的石雕壁畫中,有鄭成功登陸北汕尾「踏出成功第一步」的畫面。
鄭成功受降石雕,荷蘭降將被刻成跪地求饒。
台南市赤崁樓的鄭成功受降銅像,是我初中同學林永祥先生的作品, 原來荷蘭降將也是雕成跪姿,有荷蘭遊客認為與史實不服,提出抗議, 後來荷蘭降將就站起來了。
鹿耳門溪今貌,台南市政府還曾在溪中辦過端午龍舟競賽。
陽光普照,在堤防上坐太久會變小黑人。
鹿耳門溪口捲起白色浪花,對岸就是北汕尾島,出名的古戰場。
海邊的釣客。 今天天氣晴朗,可以清楚看到高雄縣茄定鄉的興達港火力發電廠(兩根煙囪處), 以及右前方的高雄市壽山。
甩竿。
鎮守鹿耳門溪口的「鎮門宮」。
「鎮門宮」主神是國姓爺鄭成功, 畫像上的「英雄」兩字,是馬英九總統當初下鄉 long stay 時所題。 「鎮門宮」的門神和其他廟不一樣,是金髮碧眼的「阿督仔」門神, 而且還打著赤腳。
這位門神也沒有鞋子穿。
為了不讓荷蘭門神光腳丫子不舒服,信徒們捐贈了很多鞋子。
其中還有荷蘭木鞋,很有人情味吧。
鎮門宮前埋頭吃草的迷你馬,某一部份特別明顯。 海邊有很多信徒在拜拜。
三個人合力扛著金紙折成的大龍船,要敬獻給神明。 造型可愛的龍船。 金紙上面要蓋印章,讓神明知道是誰奉獻的。 在要焚燒的龍船和金紙上,灑滿稻麥五穀, 讓神明滿載而歸,「上天言好事,下界報平安」。 海灘上的龍頭柺和令旗,訴說著鹿耳門的蒼茫往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