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4 21:20:59瀏覽555|回應2|推薦25 |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裡, 年長的前輩有兩種極端的典型, 一種老人慈祥而寧靜 ,彷彿充滿了人生智慧, 另一種則是所謂的糟老頭或糟老太婆 ,他們嘮叨和挑剔 . 在艾瑞克森的老人理論, 提出兩種對照:圓融和焦躁絕望. 圓融就像孔子所說的知天命,表現出智慧的老人, 其實是對過去的一切,不再有任何不甘心的情緒, 也就是說對即將發生的一切, 包括逐漸衰退的健康,消失的權力及生命, 能從容的以不疾不徐的態度,接受一切的自然到臨 . 焦躁絕望表現的,其實是 對即將逝去的一生感覺惶恐, 是相對於圓融心境的各種不甘願,焦躁,沮喪,無奈,挑剔等等的表現, 庫伯樂蘿絲所提出的,當人們面對死亡的五個階段心理反應說: 否認 ,忿怒, 討價還價, 沮喪, 接受, 前四 階段,所經歷的,類似於艾瑞克森所謂的焦躁和無望, 最後一步的接受態度,就是一圓融的生命狀態, 也就是人類面臨年老及死亡的最後教導及學習 . 死亡是最深層的失落,也是最徹底最後的失落. 在一生的成長過程中,不也是不斷地被迫要面臨永無止境的各種失落? 包括背叛,失戀, 喪親,失敗等 沮喪代表什麼? 也許就是生命將要更成熟圓融的必然過程. 讀王浩威著憂鬱的醫生,想飛 張老師文化出版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