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出品格力 研讀著作:《教出品格力》天下文化出版
從行為的角度來探討
1. 品格釋義:
(1)亞理斯多德的倫理學是建立在目的論(teleology)之上,即假設萬物都有各自所追求的善,這個善就是其最美好的狀態。例如,刀子要銳利才算好的刀子,這才算是他的美好狀態,其實這是人們對它的期待。可是,亞氏卻把它說成是刀子的目的。
(2)同樣地,樂器的目的就是要吹起來好聽,才是好的樂器。當然,這些好也是該物的卓越(excellence)之處,也是它的”美德”(virtue,或譯品德)。
(3)由此類推,人們的美好狀態就是依他的身份所應該具備的品德。
軍人就是要勇敢、會打戰才算是好的軍人,每個人都必須精於他所從事的工作,把份內的事做好才算是具有美德。因此,每個人所應具備的美德不同,亞氏所認定的美德是因人而異,不是普遍一致的所謂”好人”,而是好武士、好老師等。
(4)照亞氏的認定,美德是要學才會的,要在認知上先有所理解。
(5)再者,必須是在意志自由的情況下所做的選擇。而且是以行為本身為目的,也就是要出自於善意。如何判定一個人已具有某項美德呢?對於德行的表現,要做到像習慣一樣的自然,且已成為個人的人格特質,所以叫做品德。
(6)照此推論,美德就是一種能力,類似職業上的能力。因此,一個能力差的人就不可能擁有美德。
(7)亞氏曾說,年輕人因為沒有多少經驗,所擁有的美德不多。當美德已經成為人格特質的一部份時,那就像習慣一樣,隨時都能表現出來。美德是需要學習,是學習之後所養成的是第二天性。
(8)亞理斯多德所呈現的是一種很樂觀的看法,沒有提到行為的動機與結果,但應該都已包含了這兩種成份。把美德當成是人格特質的一部份,也是相當貼切的。然而,這還是過於樂觀的假設,亞氏也知道人們還是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為先,常常忘了道德上的要求。
(10)他的目的論假設等於是一廂情願的。再者,亞氏以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做為所應具備的美德之依據,這在希臘小國寡民的城邦中較為可行,因每個人的角色比較單純。可是,在今日社會中,每個人同時要扮演許多角色,而且還會不斷變化,這將使得人們難以確定。
(11)他應該要具有哪些美德(能力)。以往我們在實施「中心德目」時,似乎認定每個德目都是所有人要具備的,這又與個人的身份無關了。這與儒家強調的人倫秩序類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如何培養品格:美德是人格特質,也是個人的能力。能力的培養如同習慣(habit),必須從小就不斷練習。
3.另一派是德國哲學家康德,他以道德動機為唯一訴求,「善意」具有絕對的價值,為善行之根源。此善意的培養即郭爾堡(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而道德動機的培養則要去聆聽或研讀聖賢令人感動的事蹟,以求引出善意。
◎從社會層面來看◎
4.道德是基本的團體規範,一個不認同自己所屬社會的人,所做的反社會行為幾乎都是在破壞社會秩序。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其社會秩序就不可能良好。富者會想盡辦法要將窮人隔離開來,而窮人則無視於任何的社會規範。(發動九一一的那些人是對非我族類的攻擊,其道德關懷的對象是狹隘的)
5.從兒童的角度來看,一個從未感受到家庭、學校、社會溫暖的人是無視於任何規範的。因此,在人際關係上要能和親人、同學、陌生人都要能有基本的尊重,而不是反社會的。
◎學校成為品格校園、正義社區◎
品德教育的方法
1.獎懲:行為主義的做法,這是用行為主義的制約(conditioning)來型塑兒童的行為,以具體影響肉身的感受來施予,算是一種經由體驗的方式。
2.道德認知:純粹的道德認知只是在背道德的教條,知道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這只是在「事實的認知」層次,效果很有限。郭耳堡的道德認知發展則是用兩難問題來使學生領悟到有不同的行為方式,這有較多的意識提升的成份,已到達了心靈的「技能的認知」。
3.道德教誨:因為人的欲望無窮,但能滿足到甚麼程度還要看個人的能力。有些人常有逾越現有規範,來滿足自己欲望的妄想。因此,道德教誨的耳提面命仍是有必要的。就本文的架構來看,這是道德認知再加上意識提升,但是其效果仍是要看教誨者對受教誨者能影響的程度。仍是以外力來改變行為。
4.模仿: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算是間接體驗為主的方式,觀察別人行為的後果而來決定自己行為的方式。
5.訴諸良心:這是較為深刻的體驗,也是已包含了意識的提升,但已達感動的程度。這和儒家所強調的「慎獨」類似,是以內在純粹的動機為訴求,此在培養道德意識。
6.習慣的養成:亞理斯多德的觀點,但這不純粹是靠外力,仍是先有道德的認知而養成,逐漸強化而成為品格。
7.出於宗教的戒律:這有類於道德教誨,但又加上更多外力的影響。有宗教教育的國家,用宗教教育來取代道德教育。
8.團體策略:必須在一個讓學生覺得公平的環境,他的遵守規範才有意義。因此,從班級經營、整個學校的運作,都要有規範。當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規範,品格校園、正義社區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