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22 19:34:00瀏覽470|回應0|推薦3 | |
人的一舉一動,似乎和時間脫離不了關係,過往的痕跡,當下的努力,未來的規劃與憧憬……都會跟時間有所關連,對於事物的敘述,在下筆的那一剎那,很難沒有不成為對過往的追述,即便是所謂的新聞報導,在以語言文字呈現的時候,也多少帶有追述的味道。 那麼,感慨呢?思索呢?莊子與骷髏的對話,歷代文人的「述古」、「懷古」一類的作品等等,既有慨然,亦有迷罔,也有沉思,無論以何種情思為主,都是以對已經逝去的人、事、物作為寄興的媒介,在表述自己的想法的同時,也在文句之中開始對寄興的對象作一種「追述」,如果是自身親歷親聞過的,更可以說,這類的動作,是一種「追憶」。 不論是「追述」或者是「追憶」,所訴求的,大多是對過往片斷事跡的重溫,也因為如此,在作者的筆下、在讀者的眼中,所記述的、所看到的,絕對不會是完整的大歷史,而是一個一個由強烈的印象與情感拼湊出來的小故事,它們真實感人,同時也帶點偏頗,像回憶錄一類以「追憶」為主要陳述方式的作品,這種特點特別強烈。 若從歷史來看,「回憶」,是信史的主要參考資料來源,但也很容易因為情感與一時印象的關係,使得在付諸語言文字時,有失真的風險。但是,若只從文學來看的話,只要具有美感,能使讀者的內心產生共鳴就好,何必在是非對錯上面大作文章呢? 案: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46年生,美國人,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比較文學系教授。其所著《追憶》(Remembrans)一書出版於1986年,現有中譯本,為鄭學勤譯,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12月出版。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