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德經》40章-中英譯文
2022/02/27 03:12:07瀏覽922|回應0|推薦10
1.  反者道之動。
週而復始的運動和變化是天道運行的法則
Repeated movements and alternations are the operational law of  the Word of Heaven.

2.弱者道之用。
天道的外表看起來很柔弱,但卻是他具有大能的根基(當我們需要用他時發現他的能力無窮盡)
The Word looks weak, yet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his great power (when we need him we find his power unlimited).

3.  天下萬物生於有。
天下萬物生自有形的物質。
All things under heaven are made from tangible matters.

4.  有生於無。
有形的物質生自無形的真道(非物質、聖靈)
And tangible matters are created by the intangible Word (non-matters or holy spirit).

================

【注解】在這章裡,老子描述了他對自然現象的一些看法:

(1) 宇宙中存在有「正反」兩種因子:這兩種因子就是我平日可以看到(或測試到)的男女、正負離子、正負極,宇宙之運行就是靠著這兩種正反因子之間相互作用去推動,比如,電子質子之間的互相吸引,形成了原子核的穩定狀態;陰陽離子之間透過化學反應,產生另類的化合物(分子);萬有引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互相牽制,使星球之間的運動呈穩定狀態,就些都跟物理的「相對論」有關。

(2)「有無」之間的關係:我們除了理解有形的萬物是由無形的道(聖靈、上帝)所創造外,在物理學上有形的物質也可以從無形(無固定形狀/形體)的元素轉換而來,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質能互換」或「質能守恆」定律。質量(m)屬於有形的物質,而能量(E)卻是無形(無固定形狀/形體)的「非物質」,它們之間可以互換,其互換的公式是:E = mC²,其中C = 光速, 這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的「質能互換」之公式。

從上面兩點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觀察很正確,因為在宇宙中「正反、有無」(包括正負、陰陽、質能…等等)都是相對的存在,有了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牽引、轉換,才能使系統(小如核分裂/融合、中如化學反應、大如宇宙之運行)活動起來!

比老子年代還早的《易經》提到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大意是說,陰陽之間互相反應、作用、牽引,是道(聖靈、上帝)推動宇宙運行的媒介。關於這一點,《周易正義》解釋說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天體,不可為象。必有之用極,而無之功顯,故至乎『神無方,而易無體』,而道可見矣。故窮變以盡神,因神以明道,陰陽雖殊,無一以待之。在陰為無陰,陰以之生;在陽為無陽,陽以之成,故曰『一陰一陽』也。

老子分別在1、4、
6、14、21、25、30、32、34、35、37、42、46、51、62、77、81章裡,透過從各個角度的觀察,描述了「的本質。而中國歷代的文人或理學家,也提出了很多的解釋,如
.河上公:「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動,動生萬物,背之則亡。
.王弼:「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有以無為用,此其反也。」
.王真:「此言萬物動出芸芸,無不反歸於根,故曰反者道之動。夫常物之動,動之於動,唯道之動,動之於靜,故曰反者道之動。反猶復也,其見天地之心乎。天地以靜為心,動為用,今反其動是復其靜也,故曰反者道之動也。」
.王雱: 「靜者,地道也。反地道之靜而為動,是陰之感乎陽者也,故曰反者道之動。弱者,天道也。由天道之弱而為用,是陽之感乎陰者也,故曰弱者道之用。」
宋徽宗
復虛靜之原,及其變也,出虛靜而動之,是先反而後動。故曰《易》復卦曰:剛反動而順以行,是以出入無疾,此之謂也弱者道之用。既反虛靜為道之動,則柔弱雌靜,實道之用也。」
.陳景元反者,復也,變也。虛靜者,物之本。物之將生,先反復虛靜之原,及其變也,出虛靜而動之,是先反而後動。」
-呂惠卿:「道之周行萬物,非不逝也,而其動常在於反,所謂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者是也。」
.章安:「天下之理,動靜相因,強弱相濟,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則已往而返復乎至靜,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動無非我,故曰反者道之動。」
-董思靖反靜者,道之所以動。」
.時雍:「靜者,地道也。反地道之靜而為動,是陰之感乎陽者也,故曰反者道之動。」

==============
JSLieh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son2&aid=17183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