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31 19:38:33瀏覽3623|回應0|推薦26 | ||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都準備要返鄉過節,不過年味卻一年不如一年。明天就是小年夜了!可是除非去購物中心,否則還真的沒甚麼過年的感覺。在大陸,相同的情形也慢慢出現,新華網就引《光明日報》的論述,強調傳統節日的式微與復興之道。我想,同樣的東西,應該也可以適用在台灣。長長的一大串,轉貼給大家作為參考。 作為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深邃的人文內涵,是炎黃子孫共有的精神財富。然而,隨著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快速轉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改變,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再強烈:曾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積澱逐步流失,儀式感日漸淡化,節日正演變為簡單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頭。在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漸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個節日,讓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煥發生機,應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 節日不僅僅是假日 從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大陸「國家法定節假日」,翻開了中國傳統節日保護的新篇章。這一改變固然對保護民族傳統節日起到了積極作用,卻也面臨著「雞肋」的尷尬境地:文化傳承的斷層,導致增設假日的初衷並未真正實現,節日出現了「假日化」的趨勢。 在一家外資會計師事務所任職的80後(編按:這詞在大陸是指西元1980年以後出生的)女孩安琪,平日工作異常忙碌,對於甚至鮮有機會過週末的她來說,一年裡假休得最心安的唯有春節等幾個屈指可數的節日公休假。「節假日最想做的就是在家安安穩穩地睡大覺、過幾天平時沒法實現的悠哉悠哉的日子。」增設的清明、端午、中秋這三個假期,對於安琪來說,「多了幾個休息日」的意義,顯然大於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本身。 商家每逢節慶必定上演的促銷活動,則為年輕人提供了消費娛樂的理由,直奔商場購物,約上朋友聚會KTV、下館子,或是參加旅行團,成為他們「消磨」節日最流行的方式。許多年輕人表示,除了春節、中秋外,對其他傳統節日的概念不是很明晰,對是否放假、如何讓這幾天假期玩得高興是比較關心的話題——傳統節日正在成為他們的購物節、吃飯節。 據近日一份關於北京市民對傳統節日的瞭解、認同及參與情況的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79.4%的被訪者認為,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人們思想觀念和文化認同發生了變化,這是傳統節日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從對傳統節日來歷和內涵的瞭解程度來看,七夕和重陽節名列末兩位,對其「非常瞭解」的在半數以下,顯然,某些歷史悠久的節日正在現代元素的衝擊下日漸式微。 對於傳統節日「假日化」的情況,大陸「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指出,節日和假日是不同概念:假日是為了實現公民休息的權利,是一種福利,不包含特定的文化內涵。節日則大有不同,如春節,意味著全家團聚,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含有避邪、迎福的內容。又如中秋節,表達了人們對團圓的渴望。增設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是為了創造條件讓民眾更好地度過這個節日,而不僅僅是增加了休息日那麼簡單。 大陸「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說,購物、飲食等活動本無可厚非,它們也是古代節慶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下出現的對物質層面過分關注的現象,則掩蓋了節日本身的深厚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的功能之一在於增強個人與家庭、社會的紐帶關係,沉溺於簡單的自我享樂,導致了這一重要功能的缺失。 被「瘦身」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多種多樣,如春節的祭灶、掃塵、放鞭炮、貼春聯、掛年畫,端午的祭祀、劃龍舟、懸艾葉菖蒲,清明節的踏青、插柳等,人們通過這些行為表達願望、敬畏自然、親近血緣、懷念祖先、體現價值觀,它們也是節日文化的重要支撐。然而,在現代文明背景下,節慶活動的簡化導致儀式感淡漠,節日文化內涵大打折扣。 「端午的賽龍舟曾是大家最期盼的節目,孩子們掛上大人給的香囊興沖沖地奔向人頭攢動的河岸,激動起來甚至在岸上追著龍舟奔呐喊助威。」在南方長大的小余,每每回顧兒時的記憶便唏噓不已,「如今的娛樂活動何其多,人們寧可在電視前匆匆一瞥賽況,也不願穿越擁堵的城市去感受那熱火朝天的氣氛了。」而中秋節,在月下設宴,品瓜果、月餅,把酒問月的場面也有所改變——且不論因環境污染而不再皎潔的月亮,城市化進程令大多數百姓住進了鴿子籠似的高樓,賞月的理想環境已不復存在(編按:中秋節在台灣則是日漸成為「烤肉節」)。至於七夕,被扭曲為「中國情人節」;重陽,對於年輕人來說越發陌生……無怪乎有人驚呼,中國傳統節日似乎就剩下飲食文化了,中秋節、端午節更是被戲稱為「月餅節」、「粽子節」。 作家蕭復興指出,任何一種節日都會有自己歷史形成的傳統儀式,這種融化在節日裡的儀式,漸漸形成了對世界與人生的一種祈求和寄託。缺少節日的儀式感,便缺少了對節日的尊重與敬畏。節日的形式,有時就是節日的內容,剝離了歡慶節日的形式,便也容易讓節日徒剩一件漂亮的外衣而缺乏鮮活的生命。 至於被稱作節日「保留節目」的飲食,也和從前大有不同了。古早記憶中的春節,家家戶戶打年糕、釀米酒、炸糖棗、醃臘肉,自家制好的食物,還總不忘端上一碗給鄰里街坊。而今,那樣熱騰騰的場面已一去不復返,製作食品的程序步步簡化,繁榮的市場經濟在方便百姓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淡漠了節日氣氛。連最能體現春節文化的年夜飯,如今也被許多百姓選擇在酒店度過,甚至出現了「一席難求」的景象。月餅,更是因其過分華麗的包裝、昂貴的食材而身價飛漲,一度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 對於飲食文化發生的改變,許多民俗專家顯示出「無奈的寬容」,認為這是社會變遷所不可避免的產物。「製作食品的過程可以簡化,但飲食傳統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以及共用食品過程中人際間的情感交流和關係調整,是不可缺失的。」劉魁立說。 尋求「傳統」和「現代」的對接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節日具有增強凝聚力、樹立核心價值觀、加深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是集體的文化記憶。如何拯救這些流傳千年、意蘊豐富的文化記憶,讓它們在新時代重現活力,是近年來包括專家學者、普通百姓在內的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中共「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說:「要過好傳統節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也就是說,在保持傳統文化基因的同時,要重視與時俱進。」 大陸「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祁慶富認為,可圍繞節日的深刻內涵組織適應現代社會的集體活動,從而加深人們對節日的認識。「七夕遠不止於所謂的『中國情人節』的狹隘理解,它是婦女乞求聰慧和巧藝的節日,婦聯可以組織女性參加學科學、學技能、學巧藝等活動。」他說,「又如清明節,除了祭掃以外,學校、單位、社區可組織包含插柳、放風箏、盪秋千等元素在內的踏青活動。」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陶思炎強調了開發節日產品、發展節日文化產業的重要性。他認為,除了節日食品、飾物、禮物、服裝、玩具、賀節晚會、賀歲電影之外,節日旅遊、節日書刊、節日動漫、節日休閒、節日體育等都能構成節日文化產業的發展領域。他說:「節日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節日風俗的傳承可以並行不悖,不一定構成前者對後者的破壞,而是一種對節日文化生活的適時補充。把『產品』、『產業』與『傳統節日』相提並論,既順應了時勢的需要,也體現了文化創新精神。」 「在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覺的過程中,政府應起主導作用。」祁慶富說,「政府有責任積極恢復節慶活動,為民眾過節創造有利條件。」他對近年來大陸當局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如北京對鞭炮「禁令」的解除,舉辦端午文化節、彩街、廟會活動,並在活動中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環節,積極參與廟會、燈會的評比等,這不禁提高了民眾的對節慶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也為節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拓寬民眾瞭解節日文化的管道,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據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被訪者主要通過「老一輩說的」這一途徑瞭解中國傳統節日,選擇「媒體上瞭解」的僅占四成;同時,近七成受訪者呼籲,網路、電視、報紙、雜誌、書籍等媒體要擔起文化責任,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營造更積極的節日氣氛。(光明日報記者 趙璵)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