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1 08:57:46瀏覽1567|回應2|推薦27 | ||
最近,新華社引《廣州日報》熊丙奇先生的文章發了一篇《中國學生知識測試第一,想像力呢?》稿件。內容是在反思,雖然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上海學生在素養評價中都得到最好的成績;但是這種書面測試所調查出來的結果,並不代表其教育的真正成效。質言之,上海就算素養評價得第一,全大陸迄今也只出了一個劉曉波得過諾貝爾獎(而這個劉曉波還充滿爭議,在此就不提了)。西方國家的教育與中式教育的不同,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成果,即使書面測試能得第一,最終出社會後的成就,卻不一定能有好表現。這一點恰恰是實行中式教育的地方,所應該謹慎思量的課題。 這一篇文章裡面的一些詞彙,我有做了修改。雖然主詞是「大陸」,不過如果都替換成「臺灣」,似乎也頗適用於目前臺灣教育的問題。值得思考,文章如下。 三年一次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調查結果(去年)12月7日公佈,首次參加PISA的上海15歲在校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全部三項素養評價中,均排首位。這一結果立即引起國內外教育界及媒體的廣泛關注。歐美多家媒體驚呼「意外」,並追蹤分析上海及亞洲教育的成功經驗。而在大陸,卻引來諸多爭議。(《南方日報》12月21日) 客觀地說,PISA測試,仍舊是書面測試,雖然測試者力圖評價接受完義務教育的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但還是強調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即知識教育的成效。在這方面,大陸學生可謂「專業選手」,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則是「業餘選手」。 大陸學校、家庭和學生,幾乎把所有的精力用於知識教育,在學前教育階段,孩子們就能識字、算算術,在小學階段就做很難的題。而歐美國家的孩子,花在知識教育上的時間卻較少,以美國為例,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資料,除週末和節假日外,美國孩子每年平均有180天在校,每天上課不到7小時。學生的假期很少像大陸一樣進補課班、培訓班,而主要是做兼職、志願者服務(按:講白話點就是志工),或參加其他活動。在美國,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識字的不是個別。兩相比較,大陸學生在這樣的測試中,必然表現優異。筆者估計,在大陸選教育相對發達的10個地區單獨參賽,很有可能包攬前10。 知識教育當然是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教育對於受教育者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個性培養、興趣發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這些對一個學生的成長更為重要。遺憾的是,大陸基礎教育,除了知識教育能拿得出手,其他的教育,卻十分寒磣、蒼白,個性、興趣被知識教育排擠得沒了任何空間,甚至被知識教育扼殺。 就在今年,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大陸學生的想像力倒數第一,創造力倒數第五;近年來對大陸學生體質的跟蹤調查表明,相比10年前,大陸青少年的體質明顯下降。另一個尷尬的事實是,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國際比較教育研究者就發現,中國大陸的基礎教育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包括美國也承認比大陸落後),但從這樣的基礎教育走出的學生,迄今並沒有大師級人才——雖然影響人才成長的原因眾多,但教育必然是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PISA成績公佈後,在歐美引起很大的反響,據筆者所知,不少國家,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百姓,都在檢討其基礎教育的「落後」,由此呼籲教育改革。這種態度,對於整體教育落後的大陸教育來說,值得學習和借鑒。 假如大陸教育滿足於這一「領先全球」的成績,不理性分析這一測試反映出的大陸教育問題,不重視大陸教育的嚴重落後之處,借鑒歐美國家在學生個性、興趣、人格教育方面的好做法,很有可能在歐美教育針對問題採取深入的教改措施之後,大陸教育進一步被拉開差距。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在基礎教育領域,由於嚴重的應試教育問題,一些家長和學生已經選擇逃離,包括在幼稚園階段,就出現國際班,準備直通出國留學,這是PISA全球第一之後,更值得深思的嚴峻問題。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