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6 16:30:47瀏覽5711|回應12|推薦29 | |
說來,我真的要講環保團體和環保人士、藝文界人士不等於也不代表正義和公義 。 這次鯰魚颱風過後,蘇花公路的重大災情又引起蘇花高議題被提出來討論。花蓮縣長當然是大聲疾呼要趕快興建一條花蓮人安全回家的路,環保團體也照樣高調反對倉促環評。 不論是蘇花高、蘇花替,或者是現在政府希望能趕快通過環評動工興建的蘇花改,其實有許多人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是蝦米碗糕!支持者不管是蘇花什麼,反正就是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反對者卻連蘇花高、蘇花改是什麼,就衝著擔心其對環境的衝擊而積極反對。 這個現象從昨天的中國時報上民意論壇有讀者投書,可窺知一二。許多目前反對蘇花高的民眾,根本不瞭解蘇花高、蘇花替、蘇花改的路線和道路形式。 該文的作者應該是目前現居花蓮的教師,他卻以為蘇花高是『在原有道路為基礎下來興建』。這位都已經是「花蓮在地」的「教師」了,也該算是當地的高級知識份子,但他也搞不清楚蘇花高和蘇花改怎麼是什麼碗糕! 若大家好歹看看報紙、有看新聞、有上過交通部的網站,那應該瞭解,蘇花高、蘇花替、蘇花改三個方案,沒有一個是『在原有道路為基礎下來興建』。 由此看來,不知道有多少反對者是以為蘇花高或蘇花改是要把蘇花公路「拓寬」、「放大」,所以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和導致「更重大的災害」?! 但很顯然,支持與反對兩方根本資訊不足也恐怕不對稱。在這種情況下,兩方都覺得和對方無法對話,雞同鴨講。這樣哪裡能討論出什麼共識?哪裡能有什麼妥協!絕對都是堅持各自立場到底。 我都懷疑,環保團體和反對人士也都刻意或至少不積極地讓同情他們或支持他們反對立場的民眾瞭解到底蘇花高或蘇花改的路線為何?以及該路線的道路形式為何?他們是利用民眾的「不知」來壯大反對力量?這是自詡代表公義者應有的行為和道德觀? 若一般的反蘇花高或蘇花改民眾知道蘇花高或蘇花改幾百億的經費是因為路線就是要完全離開現在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以隧道和高架橋樑和路堤來減少對地質和環境生態的破壞和影響,他們還會這麼極力反對嗎? 這是本次災害路段的改善方案 - 長隧道: 改善尾端避開七星潭: 誠然,許多座隧道的施工過程一定有風險,一定有困難,也一定對環境有些影響,但是至少那是能夠以合理的方式盡量避免的。包括許多隧道兩端洞口的施工場地、進出道路、土石方的處理等,但若以國道六號的施工來看,我至少相信不會對於環境有顯著的破壞和影響。這些狀況,環保團體和反蘇花高或蘇花改的藝文界人士,會跟民眾討論嗎? 環保團體這樣的有意或無心的操作方式,對資訊的隱瞞或故意模糊、甚至於有意誤導,難道不也是對於民眾的「不尊重」和「輕蔑」嗎?難道沒有違反道德、道義和民眾的信賴?這是我個人高度質疑的。 我只希望,不論大眾或小眾媒體,至少讓大家知道『蘇花高、蘇花替、蘇花改』到底路線怎麼走,用什麼樣的道路形式,要花多少錢。再讓大家來評估,對環境的影響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可不可接受和妥協,這樣的建設經費(和日後可能追加的費用)大家願不願意承擔? 補充對環保團體宣稱安全回家的路不只一條的說法,我也有些看法。 要進出花蓮的人不是只有觀光客和有錢人,還包括所有在地花蓮人和在花蓮工作的人與相關的物資、產品等。 花蓮的人口有多少?其中有多少能夠直接和間接僅僅依賴觀光產業為生? 有錢有閒的人,愛怎麼進出花蓮都可以。 年輕的環保人士,不知道以前有花蓮輪嗎?花蓮輪最後怎麼收場的,大家應該去研究一下。 思考問題,不能只是從某些小部分族群的角度看問題。 光是以花蓮農民來說,農產品該怎麼運輸? 台灣西部的農民可以因為便利的交通搞產地直銷,減少中間商的剝削。花蓮若沒有便利的公路運輸,哪有可能這麼做呢?農產品要用火車、用船舶、用飛機運輸?要經過幾道轉運手續才能到消費者手中?要被剝削多少次?以成本來計算,花蓮的農民等於是沒有生路! 而要從台灣西部進花蓮的商品,一樣會因為運輸成本問題,變成在花蓮要賣比較貴。那花蓮人都是有錢的田僑仔或者是之名藝文界人士或醫生退休,所以無所謂負擔較高的費用? 更何況,以環保論環保。堅持不見蘇花高或蘇花改,就比較環保?對蘇花美麗的海岸線保護更多?這根本就是謬誤! 以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未來的災害而言,目前的蘇花公路狀況只會更糟不會更好。每一次崩塌後的修復,都是得局部改線、挖山壁。這次的修復挖填土方至少又十幾萬方。這種狀況對於環境的破壞難道就比較小?而且這種修復不管挖多少萬方,怎麼改道,根本不用什麼環評!這樣大家有覺得比較「安心」?不知道就當作沒發生? 事實上就是在反其道而行!愛之適足以害之。 *************************** 延伸閱讀 蘇花改計畫網頁:http://www.thb.gov.tw/tm/Prj09/Prj09_Default.aspx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