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市自行車道背後的真民粹與假進步
2016/02/05 16:06:21瀏覽2857|回應0|推薦13

討論自行車道或把自行車當做是市民大眾的交通工具時,老是要把台北和「國外城市」比,那就應該全面性地來討論。而且應該把交通運輸的核心功能與優先順序定義清楚。
儘量利用自行車通勤當做是日常交通工具,是很好的方向,節能減碳、環保。
但是相對地,要考慮到都市的區域發展和道路系統的現況與可能調整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所謂的「常態性」問題。
開口閉口國外城市怎樣的人,拿尺去量一量,人家的馬路有多寬;更請想一想,那些城市的氣候怎麼樣?台北市和歐洲或美國東西岸某些特定城市相較,最大的不同就是地理和氣候條件。
台北市的氣候夏天熱得要命,不只是因為台北市是個盆地,還因為大家開冷氣,把戶外空間搞得熱得要命。不知道國外哪些有高比例市民把自行車當通勤工具的城市,夏天會這麼熱?北台灣的雨量也比南台灣高,除了每年梅雨季節之後包括颱風帶來降雨之外,夏日午後的西北雨、冬天有時也有著陰雨的日子,不知道國外那些高比例使用自行車的城市,降雨條件如何?台灣的冬天溼冷,對於以自行車通勤來說,也不是那麼多人都可以忍受的。換言之,如果把在天氣好、心情好的時候「偶而」騎自行車上班當做是「經常性」「固定」的交通方式來考量自行車道的需求和樂觀預估其發展,卻沒考慮到一旦天氣太熱、下雨、天氣太冷時,這些騎自行車的人幾乎全部都不騎了,而改騎機車、開車或搭乘公車與捷運時,交通系統的狀況卻又是和沒考慮自行車時一樣。那麼是否應該評估,特地為了自行車劃設出來的車道與空間,在一年365天之中,到底有幾天能發揮效益?

而且如果真實地討論起環保和健康,那麼台北市或台灣本島的紫外線、PM2.5真的適合讓大家騎自行車通勤嗎?對健康的危害是否反而更大?

再來,以地理環境來看,台北市被新北市包圍,中間隔著淡水河系的河川,進出台北市就是靠橋梁。橋梁就是新北市和台北市交通的瓶頸。如果考慮自行車通勤只是考慮「台北市以內」(甚至於不考慮基隆河以北要跨越基隆河的民眾,包括從台北市中心到內湖的民眾),那麼顯然規劃三縱三橫或更大幅度的自行車道,也不過是個點綴。如果要全面考慮新北市、台北市之間的通勤族自行車道需求,那麼最關鍵的是考慮是如何在跨河橋梁上規劃自行車道?要拓寬橋梁或者是新建專門給自行車使用的橋梁?
但最後,回歸到實際需求面,台北市的社會經濟型態和氣候條件,到底實際上有多大的自行車通勤發展空間,一年365天自行車的交通流量預估會有多大,請台北市政府先拿出數據來討論吧!
至於大力支持自行車道的人們,是否可以捫心自問,一年365天你們到底有幾天會認真的騎自行車上下班?

道路的空間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利用道路達到高效率的運輸,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核心。考量交通問題時,優先順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性(快車道與慢車道的區分),第二個優先順序是有效率地完成人和物的流動(公車專用道),再來考慮是否可以同時滿足其他的運輸相關需求,例如停車(路邊臨停區域的劃定),其次才考慮到是否可以提倡環保概念、運動概念(自行車道的設置)。沒有優先順序的基本前提都分不清楚,就會本末導致,進退失據。簡單講,只管民粹,不管專業,就是這個亂象的原因。

照片是澳洲布里斯本的公共租用自行車,就像是台北市的U-bike。仔細看一下,每輛都有附一頂安全帽。這是安全的基本要求。布里斯本有沒有自行車專用道?有沒有很多人騎自行車通勤?歡迎大家自己去那個城市找答案。

Bikeway and shared pathway maps

http://www.brisbane.qld.gov.au/facilities-recreation/sports-leisure/cycling-brisbane/bikeway-shared-pathway-maps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bird&aid=4595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