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3 01:58:14瀏覽2054|回應4|推薦112 | |
如果,你在偶然中拾得一封「瓶中信」,你會怎麼做? (寫在前面) 偶然間,我在【READ,or DIE不讀會死毒舌俱樂部】看見這樣的新書試讀文案: 一位法國母親將失去孩子的哀痛,寫成瓶中信,投向大海, 同樣身為曾經失去孩子的母親,我有一種渴望:想要知道那位母親將哀痛寫進瓶中信之後,可曾療癒? 但也因為有這樣的哀痛,我有著再次撕開傷口的恐懼! 一番掙扎之後,在找尋藥方的強烈渴望中,我決定鼓起勇氣看看這封「來自遠方的瓶中信」...... 很意外的,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後,心情並沒有想像中的「哀怨」,相反的,大半部的內容都著重在追尋瓶中信主人的「真實過程」。於是,我們看見作者凱倫從一封信的內容開始分析線索,然後極盡所能的去探訪相關的機關和人員請求協助,例如人口研究所、瓶子製造工廠、市政廳、救生艇隊......;找公關人員、警察、偵探、文學教授、髮相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塔羅牌占卜師、天眼通......;搜索報章訃聞、市政廳紀錄、死亡登記、瓶中信網站......;利用毛囊檢測分析、筆跡學、潮汐探究各種可能性...... 這樣的過程,讓我驚嘆,原來找一個人居然還有這麼多種方法? 而這樣五花八門的蒐尋過程,看似枯燥卻也是感人的部分。因為在有限的蛛絲馬跡中找到一個人無異是大海撈針,而且就像作者自己說的:「我想要下去撈針的的這片大海到底有多大呢?」因此,作者凱倫歷經繁複過程,嚐盡冷嘲熱諷去追蹤信件找尋答案的恒心與毅力實在不可思議,我相信這不只是一般的好奇心可以做到的。 的確,作者追索的動力不僅只是對一封信好奇,也是基於對一個亦是母親的女人同情同悲!而她很想知道這個悲傷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那個信中的男孩是怎麼死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這女人現在的情況有所好轉嗎?她在信上提出保證「會活得很充實,品嚐每一瞬間的豐富和寧靜」是真的嗎?他已經找到方法可以忍受悲傷,甚至可以再次享受生命嗎? 一樁死亡事件,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封信,可能也會...... 當然,一定有人會笑凱倫實在很笨,因為現代尋人哪需要如此曲折、如此克難?只要訴諸傳媒熱力放送,經過一番人肉搜尋,就算飛天遁地的人都會立刻現形吧! 不過,凱倫沒有在第一時間採取這些極端方法是有原因的,因為,她尊重那另一個生命的隱私。雖然這封瓶中信存在著一種矛盾的心理,既想守住悲傷的秘密,又想告訴全世界的人,所以選擇將一封私人書信拋入大海對世界各地的陌生人發話。然而,如果這位母親清清楚楚的曝光後,她本人會震驚還是歡喜?會不會因此侵犯到她已結痂的哀傷? 最後,凱倫將她搜尋的過程寫成了《瓶中信》一書,然後因為這本書得到報導,才讓一個既脆弱又堅強的女人,在輾轉七年之後,得知有另外一個女人找了她七年、有一本書的內容寫的是有關於她的瓶中信。 沒錯,《瓶中信》的主角--那位悲傷的母親,從最初感到侵犯的廻避,一直到溝通後的接受,雖然仍然保持真面目的隱暱,卻也願意和許多人分享了一則美麗的故事。 這本書,的確讓每一個讀者都像是最後一個撿到瓶中信的人! (關於失去) 這本書裡寫道,「專家建議,悼念亡子最起碼需要五年的時間,事實上這位母親花了整整整二十一年這麼漫長的時間才寫下那封信......」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不會懂得這段話,甚至會以為誇張的過分。不過,我完全同意。 許多的悲劇的發生,看似簡單,可是故事的主角要走出痛苦、重新自我建設,往往又是另一個摸不見底的深淵,有人花五年,有人花二十一年,有人也許......一輩子都爬不上來、走不出去! 在這本《來自遠方的瓶中信》的最後,附上了〈那個母親的故事)以及〈抛下瓶中信的七年後〉兩篇文章,讀到這裡,也是我淚海決堤的時刻......每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都會覺得這兩篇其實就是在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 這書的最後一句話是:「給人生一個機會吧!」 我想,我是不是也應該找一個方法將我對那消逝生命的愛與悲傷,都抛向遠方? 不管是附在一封信、一個瓶子裡,抛向大海......還是別的什麼法子......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