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4 01:59:14瀏覽1108|回應4|推薦22 | |
引用文章分裂的童年(一) 引用文章分裂的童年(二) 引用文章分裂的青少年(一) 寄人籬下的孩子們 來加州的第一年迷上個高二的台灣男生。他算是小留學生吧。他住他伯父家,伯父通常在台灣,伯母帶著兩個自己的孩子當家。這個酷男,冷冷的,頭髮長長的,頭一甩迷死我了。我到他家跟主人的孩子玩時,他會一個人看漫畫,吹笛子。有一次大家在廳裡玩,他伯母在餐廳跟大人聊天。“。。。XX很沒禮貌,吃飯又吃好幾碗”我心裡一震,意識到那清清楚楚的話是在說他。他假裝沒聽到,繼續把玩他的笛子。伯母的家是個兩層樓四房三廁,加州聖地牙哥高級區的房子。實在很難想像買米是個問題。只覺得我們當時住的兩房出租屋溫暖多了。這句意外聽到的話,我久久無法釋懷,這男孩也是他爸媽的心肝,在近親的屋簷下,冷酷還是成了必要的防備。 大學再來時遇到長大的小留學生,那份迷失和孤單就更明顯了。對他們來說,一道建築鞏固、生存必要的心牆再也難以放下。錢代替情,是充滿抱歉的父母唯一能給的。 或許爸媽也看到這些吧。有一年家境慘淡,但弟弟在美國的學習狀況實在跟台灣有很大的差別(質優生和小流氓),爸爸硬是留下來陪弟弟。沒有收入,家產房子也早已變賣還債主,爸爸和弟弟兩個人租一個房間住。房門沒鎖,二房東有事沒事就大剌剌地走進來挑毛病。爸爸帶弟弟常常在外頭呆到不行才回來。虧爸爸,苦是苦,但也讓弟弟不卑不坑地過日子。那年爸爸陪讀,跟弟弟在他高一時上完大學物理和微積分,給弟弟在學校出盡風頭。 房門有鎖,是幸福的。有自己的屋簷,是天堂了。我看我麻雀小的地方,看安安岱岱有前後院跑,這是媽媽的夢想,是我的現實。很感激這些過去,或許因此才有守家的弟弟,有知足的我。不過,話說遠了,回到高一的我吧。(續:進大觀園)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