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短評:《阿波卡獵逃》《口白人生》《夏綠蒂的網》《狂愛聖彼得堡》《小太陽的願望》《嚇死鬼》《最後的蘇格蘭王》《公主追殺令》《血鑽石》
2007/02/05 01:54:27瀏覽2943|回應0|推薦4

>《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
這是一部原創力強的電影,虛構的故事,虛構的世界,卻在好萊塢的金錢和梅爾大導 演的操作下,彷若歷史重現,那暴力的張力、化妝及服裝、場景的氣勢,驚人且磅礡 。但有點不知云,缺乏深度刻畫。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後設意味濃厚的電影,故事本身趣味性十足,因為後設,所以結局與主要人物心境變 化相關,仔細嚼咀非常有味,而且還可以揣想你想要的結局是什麼,當然啦電影本身 還是給了我們一個答案。究竟還是好萊塢電影,依舊跳脫不了圓滿快樂大結局的窠臼 ,為此本畫下一個遺憾的句點。

>《夏綠蒂的網》 Charlotte's Web
非常適合學齡兒童英語教學用,故事本身很有教化意味,同時又可以認英文;最精采 的是那個蜘蛛,它的軀體細節非常美,隨著它生命的消逝而改變,教人看得目不轉睛 ,茱莉亞羅勃茲的配音意外的動人,「動物演出」顯然勝過於真人。唯童話色彩應該 再濃一點,過度的寫真失了這個故事本身應有的特質。

>《狂愛聖彼得堡》 The Stroll
自然流露的生活化演技,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有很多是即興演出,兩位不同個性及風 格的男星,極為迷人,成為本片最佳賣點。只是特寫鏡頭太多,看得昏頭轉向,且幾 乎看不到聖彼得堡的美,且故事過度側重於三位主角,反倒看不到這個地方人、物互 動的特色。哦,還有女主角的鞋子,未免換太多雙了吧!不是只有一天的故事嗎?

>《小太陽的願望》 Little Miss Sunshine
一家都是怪ㄎㄚ,卻多面向的呈現目前美國文化多面向的問題,過度吹噓的成功主義 、過度虛假的選美文化、速食、脫衣舞、同志……,全都生活化置入,且六個主要演 員,從老到小全部演得很好,是一部編導演都好的作品。

>《嚇死鬼》 THE VICTIM
比想像中的好看太多,而且泰國的風俗跟中國很接近,他們所拍的鬼片不同於日本系 統,卻更能掀起你我生活中的共鳴,看得毛骨聳然,且劇中劇的表現,實在出人意表 。

>《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這是一部虛構的故事,除了阿敏這個人與那個時代、那裡的社會風情是真實的,但卻 能反映當時非洲的現況,最主要還是看演、導皆佳的金球影帝佛瑞斯特惠塔克(Forest Whitaker)如何把這位極權非洲王的霸氣演得神靈活現,此外男主角詹姆斯麥艾維 (James McAvoy)表現亮眼。

>《公主追殺令》Princess
這是一部兒童不宜的電影,除了暴力題材外,這部來自丹麥A片產業極為興盛的國家 ,卻用動畫的形式反諷他們國家最大的經濟命脈之一的性產業,形式、故事從骨子裡 到外全部都是反骨,值得一看再看的片子,也有人說它很像《終極追殺令》,然它想 表達和題材的衝擊度絕對超過於《終極追殺令》。

>《血鑽石》Blood Diamond
好萊塢又一部傑作,也終於看到李奧納多久違了的演技;或許是非洲這塊土地,導演 堅持到原地拍攝,交織出來的故事,雖以動作為本,但在深度的意涵上還是看到編導的用心,帶出了他們對這塊土地人與土的感情,結合成一部成功寓教於樂的電影作品。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41&aid=7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