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隱私.醜聞.生與死──《黛妃與女皇》《竊聽風暴》《醜聞筆記》
2007/02/02 01:04:47瀏覽1472|回應0|推薦4

那天看蘋果iPhone的示範說明會時,友人得意的把檔案秀出來與電影癡分享科技的進步,然而當電影癡看到示範GPS那段時,當地圖化成衛星圖,再放大看到地標,這時主持人自以為幽默的說:「下面好多人。」電影癡卻全身汗毛直矗。

使如這真的是「現場直播」、假如那衛星圖可以再放大一些,是否表示使用iPhone的GPS衛星定位,就可以看到遠端的友人是不是真的出現在某個地方?這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嗎?老實說電影癡不認為這有什麼好值得炫耀的成就與發明,想想這些年不斷推動的隱私權,因iPhone而毀。難道我們的生活還不夠「公開」嗎?狗仔、網路加上新聞八卦化,已經把那些名人的生活猶似攤在陽光下,用放大鏡檢視,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輕鬆的拿別人的八卦當笑話、當話題之餘,更該慶幸自已並不那麼有名。

今年影展女主角獎項的熱門影片《黛妃與女皇》(The Queen),除了海倫米蘭(Helen Mirren)演活了英國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外,故事是從黛安娜王妃狗仔跟拍的各種八卦新聞,到離婚、車禍死亡,受傳統英國皇室教育長大的女王,無法理解為何民眾如此愛戴黛妃,言語也隱隱透露出媒體前的黛妃,和生活中的黛妃是不同的,也就是說皇家眼中的黛妃與民眾眼中的黛妃,不一樣。

雖然它確實是一部不折不扣為英國女王說話的電影,但從劇本到演員演出,到說故事的方式,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是一部非常英式價值的電影──好像什麼都說了,但什麼也沒說,所有的真相但憑觀眾對所有事實的了解度去意會,以及英式的紳士風範,不道人長短,不惡言相向。

就像皇室認為黛妃死於狗仔隊的追逐而不慎車禍死亡,人民卻認為黛妃死於皇室對她的壓迫和扼殺;真相永遠留給當事人,電影中藉用記者的報導形容,這一段日子好像英國人民跟英國女王吵了一架,最後因為女王回到倫敦,和好了。

沒人喜歡成為狗仔追逐的焦點,二十世紀末因狗仔隊,改變了媒體生態,改變了名人的生活;二十一世紀,可能因為iPhone、因為網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隱私;而在過去呢?有心人士用什麼方式破壞隱私?曾經,德國建立了全世界最厲害的情報網,只要有關單位想知道某人某事,沒有他們調查不到的事實和真相,於是,人民陷入白色恐怖的生活。

想到了什麼嗎?也許你看過這樣的電影預告,到朋友住處到訪,有話想跟他說,他卻噓了一下要他閉嘴,放了張唱片說他近來開始喜歡上音樂,然後與朋友筆談,相約某處安全之地再聊……

是的,這就是《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的情節,它是影史上第一部將「斯塔西」情報工作曝光的電影,德國在東德垮台16年後,才正視這段歷史,與傷痛。

「斯塔西」東德國家情報局,曾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它一度擁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90000名機關人員、120000名諜報人員、1000名專職電話竊聽人員和2000名郵件秘密檢查人」,被冠上「情報皇冠上的珍珠」之名。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東德垮台後,史上最龐大的秘密案卷於是曝了光,長達125英里,有21億2500萬頁,重達625噸。前東德有 1800萬人口,竟有超過600多萬人被建立了秘密檔案。也就是說,每3個東德人中,就有1個被監控。這樣可怖的情報工作,造成了夫婦、朋友和同事之間,到處都是線民,監視告密甚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隱私,是為了讓我們能生活得更自在的保護。前一陣子還有一部電影《時空線索》(Déjà vu),它同時也是《全民公敵》導演東尼史考特的作品,很多人將它的焦點著眼在時空穿越上,但電影癡看到的還是,隱私,片中那個「時空之窗」的機器,不論它能否穿越時空,光是它能運用衛星定位回溯四天前的「歷史」,就是破壞隱私!或許有人會說,可劇中是用來調查犯罪現場的。是嗎?真的嗎?在FBI找上道格(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飾)之前,他們曾用它來做啥,片中可沒交代,就像之前中情局也調查不少政府官員,據說因此他們掌握不少人的隱私,於是政府拿他們莫可奈何。

最近上映的電影中最能貼切展現個人隱私受迫害的片子──《醜聞筆記》(Notes on a Scandal),敘述一名女老師希芭(凱特布蘭琪Catherine Blanchett飾)與高中生之間的戀情,被另一名女老師芭芭拉(茱蒂丹契Judi Dench飾)知道,成為她用來介入並控制希芭生活的手段,當她發現希芭無法回應她的感情,她以耳語的方式散布希芭師生戀的醜聞,徹底破壞希芭的生活……;雖然這是一部講述女同的電影,但回映到我們的社會,多麼像是情人分手後,其中一名到網路上po謠言、po裸照、寫部落格數落對方……,隱私破壞後的生活大亂。

隱私距離你我,並不遙遠,它也很重要,且往往「成之於人,也敗之於人」,在《竊聽風暴》這部電影美的是,因為人,讓「斯塔西」(Stasi)的監控系統無法做到全面掌控的「無所不知」,隱私,靠的還是你我有共識的維護。


電影癡寫在yahoo 監聽的真相是什麼?《竊聽風暴》請進→http://tw.myblog.yahoo.com/filmsmania/article?mid=179#190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41&aid=70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