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侍候過英國國王」?
2007/06/23 01:51:47瀏覽1391|回應0|推薦7

電影癡沒去過捷克,更無來自東歐的朋友,可是看了捷克電影,卻愛上捷克電影,愛上那個地方、那裡的人。和我們刻版印象中的東歐電影很不一樣,捷克電影反而帶著豁達的幽默感。

最近又有一部捷克電影上映,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柏林影展金熊獎的捷克大師伊利曼佐(Jirí Menzel)所執導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改編自捷克大文豪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一部只花了18天寫完,卻被禁了十多年的作品(1971年寫好,1989年才出版見市),又導演花了好多年才說服了許多人讓出電影版權(因為作者把電影版權簽給了幾個人),電影,今年才問市,過程可謂千迴百折。

但經過時間的醞釀,卻更見這部作品超時空的雋永,是跨國界、跨種族的。

故事採倒敘,故事的主人翁揚迪特(伊凡博爾涅夫Ivan Barnev飾)是位侍者,而且是個子矮小的侍者,故事是他觀察的人生百態,也是他的親身經歷,客觀中摻雜主觀,入戲之餘又帶著疏離。藉著他這位捷克人,觀看著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歷史變遷下的捷克,和過客的捷克的鄰近各國的人,特別是影響他們至深的德軍與共產紅軍。

本片導演伊利曼佐採用了相當多的默片作為他的基調,全片在極戲劇化表演方式、誇張式的走位、取鏡,在極奢華的場景、極簡的戲劇手法,對照出極濃的黑色幽默,雖是彩色,雖有對白,全片卻因為導演手法,讓電影癡想起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城市之光》。

舉個例子來說,一場在La Palais飯店裡,首席侍著端著盤子在桌邊服務,姿勢優雅得彷如芭蕾舞者,在揚迪特口訴下,他就真的翩翩飛舞,直到這位首席被揚迪特故意伸出的腳絆倒了,破壞了他的完美,氣得他把飯店餐廳裡所有桌子掀了,揚長而去,取而代之是,短短矮小的揚迪特升上首席侍者,他也翩翩起舞了……

想像一下,那畫面,是不是有點「卡通」?很有默劇風味呢?就像揚迪特的「導師」告訴他的做一名好侍者要「什麼都沒看見沒聽見,卻又要什麼都看得見、聽得到」,如這般淡淡的疏離,才更看得更全觀更清楚、更能凸顯本片的黑色幽默。

除了人生百態,由於故事主人翁是侍者,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什麼叫「服務」,而服務的最高級是,不教人感受到侍者的存在,但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甚至在顧客尚未想到時,服務就到。譬如,當大家舉杯敬賀時,卻見主人衣索匹亞國王遲遲不舉杯,正當大家以為主人不悅時,眼明手快的揚迪特,立刻為他斟上酒,化解尷尬與不快;當衣索匹亞國王要為飯店服務賜勳章時,捷克人的人高馬大,相對於他的矮小,嗯,要把帶子披在他們肩上,確實有點困難,特別是大家又站得那麼直挺,又眼明腳快揚迪特,立刻蹲矮,方便國王完成儀式──呵!沒錯,這正是那枚勳章的由來!

以服務為本職的揚迪特,服務他人的思考模式已深入他骨髓,所以,不論「來者何人」,他慣於侍服人到心裡舒坦,因此,當他面對他心儀的女人、當他面對不同民族的人,想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此,個子矮小的他、只是一名服務生的他,還是能夠贏得美人芳心;因此,一名捷克人,可以贏得忠心信仰希特勒、堅信亞利安人純正血統的德國女子莉莎(尤莉亞嫣琪Julia Jentsch飾)的芳心。
甚至,當他到德軍成立的度假中心服務時,那些高大美麗的德國女人,在他面前大剌剌的裸身游泳,毫不覺得有何不自在,而他在美女環伺下,還是得一本服務「什麼都沒看見沒聽見」的精神,不讓她們意識到他的存在,才能享有最大的──什麼都看得見、聽得到的──「眼福」!

有趣吧!

然這位很有服務天分的服務生,在一名猶太人的「啟蒙下」,發現自己的致富本錢「懂得從中賺取利益,又懂得捨去零頭。這樣的人才能真正賺大錢。」這名猶太人一直是揚迪特致富的導師,是他介紹他到飯店工作,是他告訴他戰爭時錢通膨得厲害,唯有郵票才真正值錢。

只是,在他失去最愛時,才贏得了錢財;有了錢,卻失去了服務的人;失去了錢,才發現原來他始終無法成為有錢人的一分子……

年老的揚迪特(Oldrich Kaiser飾)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到年輕時的他的諸多愚行,到頭來呢?伴著他的是什麼?就像片名《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是誰侍候過英國國王?是揚迪特嗎?不,連他得來的勳章,也是取巧的笑話,一如他整理的這個廢墟,曾有的風采、光華,猶似一場夢。對應到目前捷克即將入歐盟,可預期的通膨,還有靠觀光維持經濟水準的布拉格,消費的,是過去的鏡花水月啊!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41&aid=104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