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9 20:17:53瀏覽3406|回應1|推薦21 | |
馬海濮岩窟印象上:眺望歷史現場 馬海濮岩窟是霧社事件賽德克勇士最後負隅頑抗的地方。走近岩窟,就像走進一段深邃的歷史幽微裡。 ※※※※※※※※※※※※※※※※※※※※※※※※※※※※※※※※※※ 車行在廬山溫泉上方的狹窄山道上,路旁裡白蔥木的淡黃花火山噴發似地盛開著,11月金秋正是她們盛放的時節。80年前約莫此時,賽德克族人也在日本山炮的威脅下倉惶離開家園。當他們往山上撤離時,不知是否也曾見到這滿山綻放的蔥木花?當在花梢間瞥見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的家園,是否因之曾垂淚神傷? 混雜著毒氣的硝煙戰火已然消散,我們再也無法體會他們撤離時的悲苦。但站在麻平暮山(又名麻海濮富士山)登山口遠眺,卻可以看見部落山川當年的依稀形勢,整個事件的舞台,彷彿就在眼下。 山河縱橫的舞台 賽德克人的舞台有著群山環抱的背景。北、東側邊有合歡、奇萊及能高等中央山脈群峰圍繞。另還有三條支稜分別從合歡主、奇萊南及能高主上直插下來。這些中央山脈的主支稜加上鄰近的守城、有勝、東眼、守關群峰,構成了賽德克人縱橫的山林場域。 這裡的山林青翠且不枯寂,因為每條山稜都有溪流相伴浸潤。由西向東分別是眉溪、濁水、塔羅灣、馬海濮,以及其間無數的小溪流。而賽德克人的家園就分布在這片美麗的山水間。 最靠近腳下的是霧社事件的起事者「德奇達雅群」(Tgdaya ,又名「霧社群」),傳統上將他們歸類為12社,而這12社的遺址就分布在下方的霧社台地及塔羅灣溪、濁水溪會流處左近,那裡也是這片山水舞台中最利於生存發展的地方。 賽德克族的另兩群為「道澤(Toda)群」及「土魯閣群(Truku)」,住居於濁水溪上游的山林裡,即今日的平和、平靜、靜觀一帶,那裡的地面較為狹隘,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所以傳統上兩群常有攻守同盟的關係,以共同防禦勢力較大的霧社群。 能高越嶺那山那人 道澤及土魯閣群所處的山稜在濁水溪和塔羅灣溪之間,靠塔羅灣溪這側的蒼綠山腹間有條明顯的淺白細線往東劃去,那是著名的能高越嶺古道西段。古道上方波浪起伏的稜線,是母安、尾上和奇萊南,都是曾登臨的美麗山頭。特別是母安,這側看更是顯眼。山側邊的聚落,就是昔日曾參與起事的波阿倫社(Boarung)舊址。 母安山是這條支稜的尾端,其下方就是塔羅灣溪和馬海濮溪的會流處,也是廬山溫泉風景區所在。景區後方不遠的平台為馬海濮社(Mehebu) 遺址,是霧社事件領導者莫那魯道的家園。 合歡越嶺那山那人 另一道吸引人的稜脈,是從合歡主峰往南迤邐下來的支稜。寬大的稜線上「長」滿了房舍客旅,那是近年十分紅火的上、下清境,以及日治時期即開發的霧社台地。我們上合歡山慣常走的中橫霧社支線,以及它的前身合歡越嶺古道西段,走得也正是這稜。 合歡下的這支稜兩側相伴的是眉溪和濁水溪,兩溪於此雖然靠得極近,卻終究沒走在一起。眉溪是北港溪上游,溪谷裡住著瑞岩、白狗等泰雅族人。所以這支稜不僅是濁水和北港兩大溪流的分水嶺,同時也是泰雅和賽德克族的天然界限。 支稜的濁水溪側有座鮮紅的橋梁,那是雲龍橋。過去那附近有座suku鐵線橋,曾參與事件的蘇庫(suku)社族人,就住在橋上方不遠處。 從雲龍橋順濁水溪下游望去,不遠處有片布滿人家的小平台,那裡現名春陽,昔日是荷哥(Gungu)社的舊址,當時社裡一半的男子也參與了霧社事件。 春陽後方有座稍隆起的小丘,現名花崗山,是事件中面臨身份認同窘境的花崗一郎、二郎及其全家上吊殞命的地方。山頂現有座小涼亭,讓人在遠處即可辨識出這處傷心地。 花崗山後方,就是霧社事件的發生地──霧社台地。霧社群裡向來人口最多的大社巴蘭社(Paran),就住在台地的南半邊。早期的人止關之役巴蘭是參戰主力,但姐妹原事件該社傷亡慘重,導致後來無力、也無心參與霧社事件。 賽德克山林的十字路口 巴蘭社能長期作為霧社群的霸主,和霧社台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生存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攤開地圖看,你會發現無論是德奇達雅、道澤、或是土魯閣族,如果他們要從下方溪谷到埔里街上去交換生活物品,最便捷的路徑便是翻過霧社台地,走舊有社路下行。同理,若漢人或日本人要和賽德克族人交易,也多半要經過霧社台地。加上台地上如屋頂般平緩的寬廣地面,更加有利於發展。 日本人也看上了這地面,為了控扼這地區最早構築的兩條隘勇線:一條沿埋石山、關頭山經巴蘭的「埋石山方面隘勇線」;另一條由守城大山、關刀山間穿越的「守城大山方面隘勇線」,都選擇霧社作為終點。 其後,由霧社延伸到立鷹的「三角峰方面隘勇線」(合歡越嶺前身)、由霧社沿眉溪經哈汶(Habun)、白狗(Hakul)到瑞岩(Masitobaon)的「霧社、白狗方面隘勇線」,以及能高越嶺古道等道路相繼完成,霧社台地儼然成為這地區的十字路口。 這些古道、隘勇線,及隨之建立的駐在所,像一條條捆綁的繩索,將賽德克人的獨立自主空間逐漸窒扼。不能忽略的還有日本人沿隘勇線架設的山炮,在立鷹、三角峰、追分(今翠峰)、櫻峰等高處遍置的炮台,可以輕易砲擊濁水溪上游的道澤及土魯閣群,甚至更遠的蘇庫、博阿倫及馬赫坡都在射程範圍內。所以當莫那魯道決定起事時,他首先考慮得便是要找一處山炮攻擊不到、且可以長期固守的處所。而馬海濮岩窟,就是他的選擇。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