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起去攀岩吧──記歪仔歪攀岩館的抱石賽
2010/01/28 13:27:50瀏覽3061|回應0|推薦6

一起去攀岩吧──記歪仔歪攀岩館的抱石賽

Kavalan歪仔歪攀岩館(YOY)位於宜蘭三星大洲鄉間,是目前蘭陽地區唯一民營的抱石岩場。創建者李偉忠、李美涼,以及現任館長蔡乃坤,都是「冒險精靈團隊」的成員,就我的認識,他們都屬於喜歡冒險的傻子,而歪仔歪攀岩館的創建及經營,則是他們最華麗的冒險之一。

去年一月,也是這麼陰溼的天,我曾來幫忙興建岩館,因為預算有限,從樑架、岩板到岩塊的設置,全都得自己動手做,至今不過一年,而開幕也不過才半年,歪仔歪已能辦起自己的抱石攀岩比賽了。喝!冒險精靈們的傻勁兒,可實在不能小覷啊。

上周末,歪仔歪迎來了屬於他的第一場比賽。那天清晨,雪隧附近的山頭依舊青溼冷綠,雲蒸霧繞,典型台灣東北部冬季的溼冷天氣,行車於此,看了令人很擔心會影響比賽的熱度及進行。但幸好一早即不少參賽者完成了報到,幾十個人的身影很快地即擠滿了小小的亭廊,看著他們開朗的笑容,似乎將門廊外的陰雨也驅散了。

工作人員雖然不多,卻看得出籌備的用心及深細。偉忠、乃坤負責場內外的布置及調度;美涼再逐項打點比賽進行所需的細項及流程;友民、蔓莉,以及紫娟協助辦理選手的報到;甚至兩旁的鄰居,左邊的早餐店協助提供餐點飲料洗手間,成為選手的臨時休息站,右邊的鄰居也銜命讓出門廊……這眾多的準備及協助,讓報到程序在熱鬧中猶顯出井然。

這次的比賽採較少見的「大亂鬥」型式,即比賽時間從上午十點半開始,至下午三點半結束,期間五個鐘頭,48位選手(男31、女17人)輪流上場,緣於比賽空間的限制,每次上場以三人為為限(男2、女1),每組每次有三分鐘的攀爬時間,待所有人都輪流完一次後,再接續下一回合的輪替,五個小時裡比賽沒有間斷,裁判最後會以各個選手完成的路線數量及難度進行綜合評分,以決定優勝者及名次。

十點鐘,開始開放場地讓選手觀察攀爬路線,這次比賽的20條路線都是由裁判長祐寧在教書課餘後設計的,設計路線並不是簡單的差事,除了要考量路線的難易;每個手點、腳點設置的合理及技巧性;各種不同類型岩塊的選擇及擺放;身材高低的選手都要有適合的路線,以確保競賽的公平性……這許多的考量,除了需要不少事先的揣摩和設想,岩塊放上後還要實際體驗,再三斟酌,才能調整成讓大家都能儘情揮灑,充分享受的比賽路線,可說一項攀岩賽事的成功與否,定路線即占了很大的比重。據說,比賽前一晚祐寧還為路線做最後的確認及微調,直忙到深夜二點才結束。

從比賽的岩板上看,平時放滿岩塊的岩板,如今只保留了比賽必要用的岩塊,20條路線分別由綠、黑、紅、藍、白等各種不同顏色的膠帶所標記著,選手們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及能力,選擇自己所欲攀爬的路線。

如上圖中我所註記出的綠1線路,選手們可能會以如下的手點、腳點攻略模式,完成線路的攀爬。

有些路線手點、腳點的設計,並不一定是頭上腳下那樣的合理,有時需要一些想像及技巧,如下面這條路線的ending,就需要一種「倒掛金鉤」的技巧才能完攀。

相同於路線的設計者,競賽的選手們也要有相同的揣摩和用心,他們必須在半小時觀察路線的時間裡儘量地認識路線,熟悉場地,思考攀爬的方式,甚至連岩塊抓握的手感都要儘可能的了解,以求比賽的順利及好表現。在觀察路線的時間裡,你可以看到選手們專注的神情,彼此討論的熱烈,有些且手腳比畫,並嘗試攀爬了起來。

這股迫不及待躍躍然的情緒,終於在十點半比賽開始後獲得了紓解。比賽開始,場地淨空,選手們都退出場地外,等待記時員三分鐘一次的召喚進場。岩館裡這時只剩下三位選手及三位裁判在場內進行比賽,裁判除了拿著評分表記錄選手們的攀爬成績外,也會提示選手們下一個手點及腳點的位置,以協助選手們能在眾多岩塊中迅速辨識攀爬的路線。

對於初次參與攀岩比賽的我,最震憾的莫過於選手們過各種艱難路線時,許多匪夷所思的姿勢及技巧,每一個手點及腳點的連結,都無異於一道道難解的習題,為了解開難題,選手們極度的伸張開四肢,憑藉有限的指力或踩點吊掛支撐著身體,許多的動作,像似在牆壁和天花板間進行一場曼妙的舞蹈,有時這舞蹈還會重摔落至地面墊席上,那時雖少了舞姿,但卻多了哎呦喂呀的歡樂。

歪仔歪岩館的特色之一,即在於大片的天花板及樑柱攀爬面的設計,這些模擬天然岩場裡over地形的岩板,在當初施工時很費了一番勁才弄上去,這時,卻成為選手們可以儘情一展身手的舞台。從下往上看他們在「舞台」上的攀爬表演,總讓人有些不可思議的驚詑感,有時看他們自得的吊掛於上,像大孩子爬大樹般的怡然自得,又會讓人一時害怕、一時喜歡、但卻有更多的羨慕……我想這是許多「台」下觀眾共有的感覺吧。

比賽中,我又特別喜歡觀看選手們的各種表情。最常見的是一種專注於目標,專注於岩點的神情;

另外,就是一種張望的姿態,那種尋找並且思考下一岩點如何行進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基本也是專注而認真的,讓人感覺攀岩實在是種需要全神貫注的運動;

在攀上岩點的瞬間,也會有種認真拚命的神情,讓人不用聽選手歎告爬不動了,也能瞬間感受到這是項需要爆發力、耗體力的活兒,要靠平時大量的鍛鍊;

在完成岩點的攀爬後,有時你還會發現一種全然愉悅的神情,那是種歷盡艱難達成目標後,一種全然解脫鬆乏的滿足感。

認真的神情不僅出現在岩板上,許多選手們在場下準備上場時,也會對著將攀爬的路線比手畫腳的揣摩著,或是和同伴們請教討論著,攀岩的選手們似乎很習慣面對挑戰,並且隨時都準備著迎接挑戰。

還有,你也可以發現喜歡攀岩的人身材多偏於細瘦,這除了和經常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外,也可能和他們自覺於限制體重會有利於攀岩的表現,而在飲食等方面的自我節制有關。為了達成目標而有所節制,這不也是一種很好的人生態度。

不只場上的選手「玩」得盡興,場下的觀眾也經常洋溢著興高采烈的情緒。攀岩運動本是項觀賞性極高的競技,而這次比賽為榮譽拚搏的況味較少,更多的是聯誼、觀摩及交流的玩樂性質,希望讓所有參與者都能玩得盡興,我想也是比賽籌畫者所欲達成的目標吧。

熱鬧且歡愉的比賽氣氛至下午三點半告一段落,在統計競賽成績的空檔間,大會還安排了兩項有趣的餘興節目。一是「巨眼一分鐘持久賽」,這顆「巨眼」岩塊是祐寧特別出借的獨家收藏,在國內可是唯一僅見。「持久賽」以一分鐘為限,若選手能手搭眼球上部將全身吊掛起來,hold住超過一分鐘即可獲得2000元的獎金,挑戰的三個人無不呲牙裂嘴,以完成這平常人連半分鐘都難以達成的目標,最後由吳至忠及魏榮緯獲得了獎金(但台下請客請客的呼聲不斷啊)。

另外一項則是摸獎。雖然印象中偉忠、美涼並不擅長於尋找贊助,但不知是這一年間他們的功力進步了,還是這次真的卯起勁來尋求贊助,總之,這次廠商贊助的獎品、獎金著實不少,雖然不能做到人人有獎,但我看一半以上的參與者都能摸到獎項,實在是做到了皆大歡喜。

最後成績揭曉,成人男子組第一名由吳至忠、張宇翔兩位國手共同獲得;

女子組第一名則是張秋玫;

成人男、女子組的第二名分別由林俊鳴、施汶妊獲得;

男子組第三名是魏榮緯;

女子組第三名則由游錦雲、吳音佳共同獲得;

頒獎典禮結束後,偉忠大聲宣布大會圓滿完成,並感謝所有國手、高手們的完美表現,讓我們得以觀摩、欣賞這麼一場高水準的攀岩競技,在相約夏天再見的同時,選手們逐漸收拾東西離去,有些人要去礁溪洗溫泉、有些人相約去羅東街上享受美食、有些人就近住在三星附近的民宿,因為明天還有一天的玩樂……來宜蘭比賽的好處就在這裡吧,總是不乏樂子可尋。

曲終人散後,我和師兄、友民、蔓莉、紫娟,以及冒險精靈的朋友們,在岩館前的門廊享受偉忠採買回來的羅東小吃,當然,冰涼的啤酒是少不了的。在忙呼了一天,又有了圓滿結果後,每個人的心情無不十分的放鬆、暢愉,席間,有不少選手陸續回來道別,也有美涼的朋友遊罷了他處,晚上帶著他們的小朋友來岩館玩,比賽的岩館立刻又變成了孩子們的遊戲場。聽說,明天還有兒童青少年組的比賽,我有些好奇的問成人組比賽的路線是否需要為孩子們再調整,偉忠爽朗的回答,只要稍晚再調整一些岩塊即可,基本上大人能爬的,小孩子也都行,甚至小孩子玩起攀岩的那股野勁及創造力,往往連大人都自歎不如呢。

相約夏季,那時歪仔歪應該已一週歲了吧。猶記得去年這時候,在送偉忠、美涼去機場遠征阿空加瓜的車上,大家曾興致勃勃地談起岩館的未來:希望它能立足於蘭陽,帶動噶瑪蘭的攀岩風氣,所以要緊快跟宜蘭地區的學校、社區連結上;希望它能成為大家來宜蘭二日遊的支點,可以來此攀岩,也可以從此出發去溯溪、爬山、騎腳踏車……,偉忠、美涼在這些方面都是行家,而懂得吃的偉忠,更可以介紹大家最道地的蘭陽小吃;更或許還可以弄個戶外玩家們的分享發表沙龍、或是弄個方便青年學生來宜蘭旅行的青年民宿……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提供了不少點子,現在看來雖然都像是空中樓閣,但天知道將來成不成呢。

還是那句老話,「千萬別小看冒險精靈的傻勁呦」。


相關連結

Kavalan 歪仔歪攀岩館  http://yoy.tw/

人工岩場推薦指南:歪仔歪攀岩館篇 http://www.climbing.org/showthread.php?t=3770 

宜蘭歪仔歪攀岩場施工日記 http://blog.udn.com/stonejung/2757881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372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