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美溼地遊戲場
2009/04/16 16:39:24瀏覽4061|回應0|推薦19

高美溼地遊戲場

近年來,突然常聽到「高美溼地」這名字,有人說那裡是「蕭敬騰燒鋼琴的地方」,也有人說台灣高鐵「想出發就出發」廣告在那裡取景(照片見  http://www.pse100i.idv.tw/m/komasnte/komasnte001.html),還有人說那裡「已取代大肚溪河口,成為中部最要的賞鳥地點」……但更吸引我的還在「溼地」二字,因為那常代表豐富的生態,以及盎然的生機。

高美溼地的歷史

出發前,在高美溼地社區入口網站(http://www.gaomei.org.tw/index.html)找到下列資訊:

高美古早叫做高密,依據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彰化縣志的記載,高美原稱高密,因為這一地區的海灘深度能將撐船的竹竿整支吞沒下去,而在台語發音上,高與竹竿的竿發音同,密則有淹沒的意思,故稱高密。而「高美」一名係於日治時期所改的稱呼。

日治時期的高美,日人除了設立學校也開闢高美海水浴場,……1967年高美燈塔的建立,增添一處地標景觀,使高美海水浴場的遊客熱潮,達到巔峰。……
1976年10月台中港正式完工啟用,海水浴場泥沙日漸淤積,遊客稀少,終告關閉。

台中港北側防沙堤帶來的大量泥沙,雖然終結了原本熱鬧的遊戲海灘,但二十餘年來的淤積,卻悄悄地在這裡造成一片幾百公頃的海邊溼地,漸漸地,越冬的候鳥來了,研究生態的朋友來了,地方熱心社區營造的人士也注意到了,最後,

高美溼地」在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東海大學生物系、台中縣政府農業局、高美地區民眾及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等保育團體與單位努力之下,歷經十五年(1990-2004),2005年9月29日正式由台中縣政府公告劃設,所劃設面積約為701.3公頃。

看完了上述的高美溼地歷史簡介後,我才恍然為何會這麼晚近才聽聞這名字了。原來,它本是塊新生不久的溼地啊。

探訪高美溼地

在一個周日的午後,我來到了高美溼地。沿著清水大排旁的便道直走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台電立在這裡的十幾座風力發電風扇,這些高大的風扇,近年來成為許多台灣西部海岸的特殊風景,在高美這裡也是,許多人常將它們潔白的身影和豔紅的夕陽揉在一起,構成一幅幅瑰麗的影像。

再往前走不久,遠處有一座紅白漆就的八角造型燈塔,那是高美燈塔。從1967年啟用後,即成為高美地區的地標,據說當年興建是為了補桃園縣白沙岬燈塔與澎湖群島北端目斗嶼燈塔間的廣大海域,沒有明顯標誌指示來往船隻的缺失。但後來功能大減,燈塔也早於1982年退役了。如今,它更多的是一個地景,一個招牌,提醒你,「高美到了!」

在入口處的海堤憑欄往北眺望,也可以看清整個高美溼地的大致梗概。但見泥質及沙質的灘塗地無限地展延去,在紅白燈塔後方不遠處即是大甲溪的出海口,那裡是溼地的北界;而紅白燈塔下方有段灰溜溜的海堤,朝南直往這裡伸過來,那裡是溼地的東界;而後方白色風扇再往南不遠,即是台中港的北側防沙堤,那裡是溼地的南方界限。

圖片摘自: http://forest.lifescience.ntu.edu.tw/wr/map/rs_photo/gaumei.jpg

略看清了高美,沿著海堤往北走,海堤下方的水涯地上,滿是一片青綠的雲林莞草草原,聽說這裡的雲林莞草是全台灣生長最好的,這時節他們全換上嫩青的新裝,而且下月起(5~6月)還會開始抽發花穗。從海堤上往下看,青黃的莞草原像塊設色迷離的輕柔地毯,不少人捲起褲管踩踏其上,像是漫步在一片水色清亮的綠雲霧上。

還有人跑遠了,渺小人影在龐大風扇對比下,更顯得天高地闊,人跡如蟻了。

高美溼地遊戲場

沿海堤走近高美燈塔附近,這裡是高美溼地遊客最如織的地方,幾百個人聚集在這片狹小的溼地上,雖說假日來此,心裡早有了準備,但這樣人馬雜遝的陣仗還是令人驚駭的,必須承認,在標榜生態的溼地保育區裡,(遊客)數大,絕對不能算是美。

媽媽帶著小朋友開心地在泥塗地上抓招潮蟹,景像很是溫馨,但是在高美這已經公告的保育區裡,卻是不適且,甚至是違法的;而三兩朋友在泥灘間追逐,幾對情侶在溼地上踩踏,單獨看,影像都動人,但放在高美卻不適合,這裡不是遊戲場,也不再是海水浴場,來此親近自然的人,都得學習如何和溼地,以及生長在溼地裡的許多「小朋友」和睦相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權親近自然,但也該做好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分際才好。

不知有沒有人發現,偌大的溼地上,那天下午並沒有看到多少水鳥,我一共看到四隻白鷺鷥,其中三隻還是在極遠的邊上看到的,難道說這裡的鳥兒也興起周休二日,只在周一至周五才到這裡上班應卯?還是他們另覓著了更安靜的地方,從此不來了呢?

鳥兒是極敏感脆弱的,任何的聲響都會引起他們的不安,甚至是附近看來無害的的風扇,都可能奪去他們的生命。(風力發電的環境評估,常也包括風扇對往來鳥類的威脅與影響)

所以,請還給高美溼地生態保育的本來面目吧。保持點距離,輕一點聲,你可以看得更多,體會得更多;在一旁賣烤魷魚、燒酒螺、冰淇淋、烤香腸的當地社區居民,生意也才能做得長長久久。在走下海堤,離開溼地時,我如是想。

在將離開溼地時,我在路旁倒滿廢土的隙地上,無意間發現幾簇燦黃的小黃花穗正迎風對著我笑,回家翻查書本,才知道她名叫「南美豬屎豆」(名字還真不雅呢),據靜宜大學楊國楨教授的調查,她廣泛分布台灣北部,而高美溼地則是她分布的最南界,能在高美遇見豬屎豆,還真是不錯的緣分哩。

豬屎豆邊,我還發現一朵開得甚好的大花咸豐,豬屎和大花似都在提醒有點失望的我,「誰說高美沒有好生態呢,下次挑人少時,再來一次吧!」

再往出口走,天高地闊下有位當地的漁人,肩上扛著不知什麼物事逕往溼地深處走去,那天地一人的寂寥感,也真令人動容。

離開了遊客的高美,還是可以看到自然的、人文的高美,「嗯,相信是這樣的,」我在心裡對自己說。

往高美溼地的路徑

若從北邊來,可從中山高或二高接國道4號,往清水方向走,到清水後走台71線(臨海路),撞到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右轉就可以到,路線請參考這個網址:http://blog.alexw.net/archives/2008/10/11/1263.php 

若從台中方向過來,可走中港路及中棲路往海邊方向走,中棲路到底後,往右走臨港路,撞到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時就可以看到路標,高美溼地就在左近了。

最後,還請拜訪高美的朋友能儘量輕聲細語,和鳥類保持點距離,招潮蟹、彈塗魚可以認識,抓回家就不必了,目前的高美是無政府狀態,更需要所有遊客的共同自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285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