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瞭解本益比
2010/09/16 09:01:26瀏覽36691|回應0|推薦17

瞭解本益比(Price Earning Ratio)        Herman

我們都希望能夠買到便宜又好用的物品,也就是有一種工具可以讓我們用800元買到1500元經濟又實惠的產品;股票市場上就有這樣一種工具「本益比」,可以讓我們買到便宜,又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就好像我們喜歡一支名家壺,不需要用10萬元去買到價值5萬元的壺,但如果能夠瞭解這是一把好壺,等待好時機,最後僅用3萬元就買到,那可真是超值了。

定義?

平均公司每賺到1元每股盈餘,與其反應出來的股價之間的比率,單位是倍數;其中「本」指股價,也就是想由市場上買進股票的成本,「益」就是指每股稅後純益。舉例來說本益比15倍表示什麼意思?它顯示你投資該股15元,該公司幫你賺1元,也就是你可以把它當成另一種存款,也就是存了15元,一年後就可以領到1元的利息,換成年利率就是1/156.66%,相較於當前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2%來講,15倍的PER相當定存報酬率3倍!本益比對中長線波段的投資人來講,是最佳的參考依據,因為本益比計算個股價值,而股票價值取決獲利能力,所以使用每股盈餘來計算本益比;至於短線進出,股價漲跌由供需法則決定,不見得跟個股基本面有太大關連。

代表的意義?

本益比倍數越高,代表股東願以較高價格投資該股票,意味市場對該公司發展前景看好,也願意付出較高投資成本;本益比倍數越低,代表投資人不願以較高價格投資該公司。對於投資人來說,本益比愈低愈好,因為投資的資金較少,但是本益比不能只看高低,而是要看股價是否合理。

近期的財經新聞案例:

997月以來台股大吹投機風,不少中小型股在2個月內股價飆漲幅度驚人,這波投機風指標股唐鋒(4609),遭櫃檯買賣中心破天荒公告,從831日起停止交易,因為該股6月以來波段漲幅最高達10倍,而近2月漲幅達659.55%,櫃買中心宣布,該股暫停交易,到其正式提出半年報財測後,再恢復正常交易。我們由唐鋒最新4季每股盈餘得知99年第10.14元、98年第40.43元、第30.89元、第20.5元,合計年度盈餘1.96元,628日股價32.1元,計算本益比32.1/1.96元=16.37倍;824日股價281.5元,計算本益比281.5/1.96元=143.6倍,很明顯地看出來唐鋒股價短期飆漲投機成份相當濃厚。

新聞報導內容「上櫃公司第一樁!唐鋒交不出財測 8/31停止交易2010/08/27 18:35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826日甫因未依照規定申報財測,遭打入全額交割股的唐鋒 (4609) ,櫃買中心今天又做出更進一步的處分,決定自831日起停止交易,這也是上櫃公司因交不出財測,遭到停止交易的首例!櫃買中心副總經理寧國輝表示,唐鋒這項停止交易的處分並無期限,一直到唐鋒提出經會計師核閱的完整財務預測為止。櫃買中心將視唐鋒提出的財測報告,再討論是否讓唐鋒恢復交易。櫃買中心表示,唐鋒股票622日以來,共27個營業日達到「注意交易資訊」標準,並5次達「處置作業標準」,櫃買中心依照規定於813日發函給唐鋒,要求在10天內公告經會計師核閱的完整財務預測,但唐鋒至825日為止,並未依照規定公告申報完整財測,因此自826日先打入全額交割。但櫃買中心查證,卻發現唐鋒日前召開記者會,並在新聞稿中,發布明確具體金額的今年度獲利預測,唐鋒無法對此提出完整說明,櫃買中心認為已有嚴重誤導投資人之嫌,因此報請主管機關,決定自831日起停止唐鋒在櫃檯買賣。唐鋒83日並曾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以重大訊息方式,公告當天召開記者會發布的新聞稿,新聞稿中表示,「唐鋒於原來的小家電產品之外,又再推出具高度競爭力的禧通科技授權的850-NM面射型雷射晶片(VCSEL)的監控、安防相關領域產品,預期9月之後將陸續推出,使下半年營收及獲利表現具有高度成長的空間。法人預估,在光電產品及原先小家電的穩定成長之下,EPS有機會達到7-8元的水準。」唐鋒股價自62229.5元,急漲至今天收盤275元.短短2個月漲幅達8.3倍。自826日打入全額交割股以來,已經連續2天跌停,今天跌停板僅成交7張,跌停委賣還多達5466張,求售無門。」

───摘自網路鉅亨網99830日新聞內容

市價總值的觀念?

很多人瞭解K線、MA移動平均線、KD隨機指標等技術性指標的技術面分析,但對基本面分析,譬如對本益比的計算卻不甚清楚。市價總值的觀念廣為國外先進股市所用,本益比的計算即從市值而來,從市值的評估,可以瞭解股價的合理性,沒有市值認識的投資人很容易被套牢

市值是以現金計算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公式為:市值=總發行股數(資本額÷10元面額計算)×每股價格。

試以1994年股價達天價402元的華國飯店為例,當時股本為6億元,套上面的公式,即可得出市值240億元,一家飯店的價格是否合理明顯可知。

本益比(PER)如何計算及查詢呢?

PER(本益比)=P(股價)÷EPS(每股盈餘)=P(股價)÷E(公司盈餘)÷S(公司發行股數)=P(股價)×S(公司發行股數)÷E(公司盈餘),而其中P×S即是市值

很簡單計算,一家公司每股盈餘是2元,現在的股價是30元,其本益比依照公式計算:30÷215。得出這家公司的本益比是15倍,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平均每賺1元的每股盈餘,投資人要用15倍的成本來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如果我們得知這家公司是具備成長性的優良公司,市場上同業的本益比可以達到20倍,那麼該公司的合理價位可以變成20倍本益比×每股盈餘是2元=40元,如果30元買進,便有10的價差;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證卷櫃檯買賣中心之歷史熱門資料等多種管道查詢。

每股盈餘(EPS)如何計算呢?

每股盈餘=E(公司盈餘)÷S(公司發行股數)

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的數字不是那麼好獲得,投資人除了必須密切追蹤,也可以從正派經營的公司主動發布財測,以及現金增資的公司發布財務預測得知。

假設某公司資本額40億元,稅前盈餘為12億元,稅後盈餘為8億元,台灣股市的每股面值是10元,40億元÷10元=4億股;每股稅前盈餘=12億元÷4億股=3元;每股稅後盈餘=8億元÷4億股=2元;如果股票市價是60元,則本益比是60÷320倍或60÷230倍。在實務上,每家公司所得稅率不易估計,所以較常使用每股稅前盈餘,但這樣所算出來的比益比有低估之虞。

另外,我們從每股盈餘,也可透露出一家公司的經營績效,每股盈餘就是每年公司的獲利能力,將每股盈餘除以原始面額10元所得出的百分比,就可以看出公司的獲利能力,譬如一家公司稅後盈餘是3元,3元除以面額10元,該公司的獲利率是30%,算是績效不錯的優良公司。

定存利率、每股盈餘與股價有甚麼關係?

如果定存年利率是2%,那麼評估個股的每股盈餘,根本不要去理會0.2以下者,這些個股的年度每股盈餘低於0.2,也就是個股獲利能力低於20.2÷100.022%),低於定存年利率;算盤仔細敲敲地算來,不如公司結束營業,而將股本全數存入銀行,起碼還有2%的獲利。所以從定存利率來看,倒是客觀選股的一個好方式,試想:一家每股盈餘為4元,股價80的股票,本益比為20倍;對比一家每股盈餘為0.2元,股價15元的股票,本益比為75倍,你覺得那家股票較具投資價值呢?

合理本益比究竟應該是多少?

首先必須瞭解本益比的種類:

項目

過去本益比

Backward  PER

預估比益比

Foreward  PER

折衷比益比

Mix  PER

計算公式

股價÷前一年度EPS

股價÷預估每股盈餘

股價÷EPS(已知三季另加一季EPS

主要優點

已公佈資料,隨手可得,較無爭議性

較符合理論的分析

簡單(從股市總覽找到個股過去3季的每股盈餘)

主要缺點

無法作為研判股價漲跌依據

預估常易失準,預估值見仁見智

無法免除景氣變動的誤差

目前使用單位

證交所、媒體

法人

一般投資大眾

筆者製表比較

在報紙或網路上所看到本益比,通常是已知本益比,也就是過去的資料;但比起已知本益比,預測更重要,也就是預估本益比,但我們知道預估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必需隨時觀察產業與公司動態,如此數字才有其意義。

合理的本益本是隨股價的波動而不同的,首先必須先瞭解資金的機會成本;也就是資金不投資股市時,將其存於銀行所獲得的報酬,而此固定收益的利息就是這筆資金的機會成本。假設一年定存利率是2%,那每年要領到2元利息,要存入2÷2%的本金,也就是100元,我們可以把它看做銀行本益比,也就是買股票最起碼成本不能高過銀行本益比。

銀行利率

購買股票本益比

對照15倍的個股本益比

7

最好低於14

 

5

最好低於20

可節省5倍,每股盈餘1元,可省下5元成本

4

最好低於25

可節省10倍,每股盈餘1元,可省下10元成本

3

最好低於33

可節省18倍,每股盈餘1元,可省下18元成本

2

最好低於50

可節省35倍,每股盈餘1元,可省下35元成本

筆者製表分析

所以評估股票合理本益比,最基本具備的概念,就是要低於銀行本益比,而銀行本益比就是利率的倒數。從上面的數字,也可以看出利率對股市的影響,當利率上升,不僅投資人成本增加,公司經營成本也增加,勢必帶動股價下跌;反之,利率下跌,股價則上揚;但是降息對股市的影響通常沒有升息來得大,因為,中央銀行會升息,通常是景氣過熱,股市位於高點,此時本益比通常很高,往往一有個小道消息,就造成股市崩跌。一般來講,股市長線買點約20

使用本益比來觀察個股需注意事項:

1.必須注意業外收益不列入本益比計算,否則容易受誤導。有些公司會蓄意製造高額盈餘數字,但並非來自本業,財報最後的盈餘是本業加計業外的數字,如果沒有仔細檢視盈餘來源,則將高估盈餘卻低估本益比,造成錯誤的投資判斷。

2.各產業的比益比也不盡相同;譬如金融股在利率上揚時,獲利能力減低,比益比上揚,應賣出;利率下跌時,獲利能力增加,比益比下降,應逢低買進。

3.擁有土地的資產股也不適用本益比,因為這類公司早年買進大筆土地,資產重估的效應可觀。

4.當景氣衰退、股市空頭,全球經濟走緩,市場預估企業未來獲利衰退時,通常會下修公司本益比;所以空頭時,即使很多公司本益比都低於歷史水準,但因預期未來獲利不佳,即使低於合理本益比,投資人仍會覺得當前股價偏高,此時本益比指標會失靈

最佳建議:

如果以本益比來作為買賣策略,25倍及20倍以下的壓力點可以回補持股,但是如果超過25倍,則建議賣出而不回補,以免行情突然反轉後遭套牢;也就是20倍以下安全區逢低買進,25倍左右可調節持股,有回檔可回補,28倍出脫一半,30倍以上則完全出脫;但若是遇上有龐大商機的高科技產業,可適度高估其本益比,就跟我們買水果一樣,便宜的水果不見得比較香甜,香甜的水果也不見得比較昂貴。衡量本益比是否合理,最重要的是考量基本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該產業未來的成長性,當產業擁有較高的獲利成長性時,相對就可以享有較高的本益比。但記得一定要有說服自己的理由。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ikevher2010&aid=44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