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24 22:03:02瀏覽2380|回應4|推薦23 | |
初入復興崗時就聽諸多學長學姐和隊職幹部訴說復興崗的輝煌歷史,我們始終記得復興崗原本是日本人的跑馬場,早期的學長學姐們物力維艱,除了在校讀書之外,還得負責學校的開疆闢土工作,包括現在的精神堡壘和大操場都是當年一臉盆、一臉盆用土堆出來的。除了上課,還得挖土,而且是用臉盆運土,當時艱苦的狀況可想而知。 幸好有前人的打拼,我們才可以在舒適的教室中上課兼睡覺。而早期的學長和學姐也確實留下許多英勇的事蹟和淒美的故事,其中一個見證就是留在新聞系館裡的徐摶九紀念銅像。徐摶九是新聞系早期的學長,每年有新生進入新聞系就會有人向他們介紹徐摶九學長的英勇事蹟。 不過,奇怪的是,每年介紹的內容好像都不大一樣,連他到底是哪一期的也有好幾種版本。唯一比較確定的是,他是「早期」的學長,畢業後因為採訪國軍突襲大陸的東山島戰役而不幸殉職。這是我們聽到的版本,說不定與歷史真相還有出入。如此看來,我們這些後生學弟真是汗顏,應該在炎炎夏日判個「打入暗房,靜思己過」之罪,不過,基於人道考量,暗房的冷氣得調整為「舒眠」狀態。 歷史懸案,暫且按下不表。為了紀念學長足堪為後生表率之行宜,遂在系館的天井中立了一座紀念銅像。每入系館,見到學長的銅像就心生感佩,立志創一番轟轟烈烈之事蹟以告慰學長在天之靈。 除了各自努力外,眾學弟們也不負學長苦心,經常在學長面前請益,系裡的大小活動也熱情邀請學長參與。因而,每年系裡的迎新會與送舊會總在學長那個光亮銅像的頭頂上貼滿了彩帶,再拉到系館的各角落,並把大型聚光燈打在銅像的四周,真是讓所有的光彩集於學長一身。日積月累下來,銅像的頭頂留下了黑黑的一塊滄桑,更加見證了歷期學弟學妹對學長之愛戴與景仰。 我們對學長的孺慕之心還不只如此,一些專精攝影的學弟妹們,為了重複使用相機防潮的乾燥劑,經常利用豔陽高照之日,放一大包的乾燥劑在銅像頭頂。如此下面烤著,上面曬著,用不了一節課的時間,乾燥劑就起死回生了。此情此景真是讓人感念學長澤披後生,時日這麼久了,仍願意為後生晚輩無怨無悔地付出,真是感人哪! 除了學長的英勇事蹟外,復興崗還流傳一些淒美的愛情故事,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木蘭村的「鴛鴦塚」。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聽說木蘭村內有一處鴛鴦塚,埋著一對感情深厚的學長和學姐的骨灰。 鴛鴦塚的故事也有多種版本,其中較多人訴說的一種版本是,一對早期的學長和學姐感情深厚,畢業後原本論及婚嫁,無奈學長奉召參加反攻復國的戰役,卻在戰場中為國捐軀。消息傳來,用情至深的學姐幾近崩潰,旋不久,竟傳來學姐跟著殉情的消息。兩名情深意重的學長和學姐均隻身一人在台,學校遂收集了兩人的骨灰,在校方的僻靜角落設一鴛鴦塚,讓兩人長眠於此。 不過,一直到我畢業,我始終無緣得見此一鴛鴦塚,或許兩人已化做彩蝶翱翔於天地間,諸多濃情蜜意則留與後人話當年。 後記: 這篇文章引起許多人的回憶,並有Ellen. S Chou學姐(http://blog.udn.com/intheseattlerain)和趙健學長(http://blog.udn.com/j4530kimo)提出指正,在此一併感謝。 有關徐摶九學長的事蹟,正確的訊息為:徐摶九是政工幹校業科班新聞組(今天的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系前身)第一期畢業,於採訪八二三砲戰期間,因為登陸艇翻覆而不幸殉職。在那次翻覆事件中,同時還有多名中外記者同時殉職,如今在金門的八二三砲戰紀念館中上有戰地記者專區以紀念這殉職的新聞界前輩。 後來由國防部、青年戰士報、政戰學校、華視、漢聲電台、台灣新生報等單位聯合募款成立「徐摶九先生新聞獎學金基金會」,辦理「新聞獎學金」,並在政戰學校新聞系的系館中設立徐摶九紀念銅像,紀念這位在戰爭中英勇獻身的早期學長。更多的資訊可在http://blog.xuite.net/miaomiao1025/myl/9224822查詢。 至於鴛鴦塚一事,經趙健學長指正,應是早年為鼓勵愛國情操而由相關單位刻意編造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角確有其人,也參加過戰役,但卻不是為國捐軀,而是被俘後留在大陸娶妻生子了,至於殉情之事,恐怕也是編撰的情節之一。 也罷,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是非功過、人情滄桑,留些個故事作為茶餘飯後的題材,滿好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