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札記0922-2009(個人用無內容)
2009/09/23 01:19:04瀏覽290|回應0|推薦0

今天住新竹的老妹帶了位外國朋友下來展覽捧場,大家相談甚歡~ 也選購了幾件深具特殊風味的作品,就是一個感謝啦!給今天辛苦的每位朋友們!

剛才在某一網站的論談版讀了一篇煙硝味十足的文字︰A發表了一篇深入檢討人心與人性的文章,而B則在讀後也針對A的發言內容,但給予了強烈的判讀與反饋。 原本想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個緩衝橋樑的我,在打完後發出前的那一秒反悔刪除了,理由是因為牽涉到人性的文字,本就如二面鏡甚講成二面刃也不為過,這時介入大概都只有變成炮灰的份....而這就是人性!人性總是在當下失去理性的啦~而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人性中的理性?…答案卻就還是失去理性 不是嗎。

會刪掉也是因為突然想到一句話︰【 以治待亂  以靜待譁  此治心者也 】哈~ 老祖宗的話就是言簡意賅到你不想拍手叫好都不行。就像上素描課,同一件主題物但收到的30張畫稿都不同;很正常不是嗎~ 不同思想的方向或速度,不同的本位角度或視野寛度,甚致不同的呼吸速度都能影響到你身處位置的温溼度。只有愚人才會在對與錯之間硬要爭個一二,為何對與錯不能共存,天下事本就是對錯共存才有道理可言。商業上有些職務或位階很有趣,不談單點的學術專業就會發現,這些位置的共同特性就是永遠都有問題圍繞在其左右,像總經理還是現在超流行的EMBA~ 我猜啦,哪來那麼多問題都能解決,別騙人了~ 他們的另一專業大概就是能妥善運用智慧與問題共處。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我沈澱的方式,閱讀古語就是自己喜歡的,今天復習的原文如下︰

【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事後想想,文字和言語的力量真如水上行船,多一點少一份都危及相互安全,這個問題無法克服,而我只能學習與它共處。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6art&aid=334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