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02 17:47:29瀏覽296|回應0|推薦0 | |
【聯合報╱本報記者孫中英】 的確,台灣金融業長期以來,靠「一次性獲利」美化帳面;但這些獲利無法持久,並非「經常性收入」。因為一次性獲利就表示「不會再有」,只是鏡花水月,自然難獲外資青睞,金融股股價也長期處低檔。 金融業的一次性獲利,過去是賣分行、賣自有資產,美其名「活化資產」。卡債風暴時,銀行業吃了許多雙卡呆帳,近年經濟轉好,債務人手頭充裕可以還錢,這種「呆帳回沖」也是銀行的一次性獲利,就有現金卡大型銀行,一年靠呆帳回沖就可獲利15億元。 今年的一次性獲利,則叫「創意會計」;金融業者自嘲,這是比誰的會計原則更有創意,能讓自己墊高獲利。 今年有兩家民營金控宣布,因併購產生廉價購買利益,可認列獲利,兩家公司的廉價購買利益加總逾200億元。 廉價購買利益是指,假設購買標的帳面淨值100元,但只賣30元,此時買家能認列70元的廉價購買利益。 一家不願具名的壽險公司總經理說,併購行為的確會產生廉價購買利益,但出現「這麼大」的廉價購買利益,讓人很想問;一、為何賣方開這麼低的賣價?是否標的物有其他問題。其次、如果賣價這麼低,為何沒有其他買家要買? 若把廉價購買利益的挹注放一邊,中華信評副總裁張書評指出,今年銀行會賺錢,景氣變好,是一大關鍵,因為景氣好,讓呆帳成本下降,但整體來說「獲利變好的幅度,很有限」。 張書評說,國銀獲利近7成,仍倚靠淨利息收入,因此,NIM(淨利差、銀行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再除以生息資產)有無成長,才是銀行能否增加經常性收入的獲利關鍵;但台灣銀行業過去幾年,NIM幾乎「零成長」,最近1季的平均值才1.1%,幾乎是亞洲最低。 一名不具名的外資法人說,要調高銀行股的評價或本益比,須看未來性,有沒有夠大的成長空間,就像台積電搶到蘋果的A8晶片代工訂單一樣,但台灣金融業很難找到這種爆發性議題。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