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使與魔鬼》接受不完美的人性
2009/06/01 18:22:19瀏覽2561|回應0|推薦6

信仰一旦動搖之後就會不存在絕對,真相過於鉅細所以無法窺究;沒有走過的路,沒有看過的景色,就用想像來到達。在例證中運算出來的恆等式與結論,並不能解釋生命的源頭更不能說明動機;在事實被一地翻起前,信仰彌天蓋地遮蔽掉最原始的相信。

天使到底有沒有翅膀?聖賢們是不是就能無私不偏頗?傳頌平和的廣場滲佈著血漬是異教徒與殉道者的若干年後斑駁,真理敗壞於惡鬥征伐,教堂裡的雕像橫亙千年後連微笑都變得含糊不清。

更何況一句話都已經湮沒幾個世紀;教眾把信仰零碎地拼湊成十字劃在胸前,我們堅定不移的動力是源自不曾懷疑的逐日累積。征戰與詠唱聲中堆砌起的教義,長矛刺穿敵人的心窩後,我說:「願主赦免我的罪」。

以下白話版心得感想:

千萬不要嚴苛地拿原著小說來跟電影比。

即便我覺得劇情沒有太大的轉折和出乎意料,但是緊湊的行動和氣氛,讓這部好像是要挑戰宗教相仰的懸疑推理片還是很有看頭。

主軸在於教宗非自然死亡後,牽扯出遠古的學術組織-光明會;這些原本信奉著天父的科學家、建築師、醫生們,因為研究出部份與教義悖離的事實,而慘遭追殺。這些探尋真理的人,有誰能肯定他們就不相仰上帝?

宗教和科學的本質是相近的,都為著人們的幸福而努力,只是表達的語言不同;人人心中都有良善的那面只是與邪惡的部份互做消長。

蘭登教授受託到梵蒂岡去調查光明會綁架主教們,並威脅要用具有巨大爆炸能力的「反物質」,來毀掉宗教中心梵蒂岡城。一連串解謎的過程依循著光明會的土氣火水四元素,然後到達光明途徑;每一處都暗地質疑宗教殘忍的彼面,凌遲主教們的痛楚映對著當初教廷迫害著光明會的行為,為了反抗和維護權威,政治與宗教甚至是科學,只要人性在其中牽連就無一倖免。

天使是種身份,然而定義卻太過薄弱;魔鬼的表情猙獰,卑劣的手段廣泛幾乎人人都能上手;螢幕前的觀影者輕易就能論斷孰善誰惡,身處劇中的人們甚至小小信眾哪來的靈感知曉誰是最後反派。對於真相我們都相當無知,倒不如就隨波逐流偶爾定錨猜想究竟什麼是善惡;可惜最後並無法確信解答。

狂熱會使得心性偏激,執念之間就無法辨別曲直;好像敵對的人都罪該萬死,所有迥異的想法就是邪惡的念頭。

在票選新教宗的閉門會議中,那些樞機主教們七嘴八舌的模樣,看起來一點也不夠威嚴;選舉官被捧著要去當教宗,然後擺出一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表情感覺很諷刺。

天使與魔鬼官方網站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soabcd&aid=300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