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5 18:08:03瀏覽4938|回應3|推薦32 | |
朋友寄來一篇文章,名稱“癌症與Vitamin B17”,看了以後令人震驚不已,原來治療癌症的化療是為了賺大錢昧著良心來的。 美國的醫療技術與政策在世界上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關於美國的癌症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治療癌症上難道我們一定要跟著美國,屏棄老祖宗五千年來的經驗嗎?讓我們耐著性子讀一下相關的內容,並做省思; 看了以後可以輕易的瞭解為什麼電視資深演員“文英阿姨”,還有朋友的同事在被西醫發現肺癌三期和四期,都經過教學大醫院的專業醫生以持續不斷的化療,在短短的半年、一年內死亡。 化療藥品背後的製造與政策推動者是惡名昭彰的屠殺猶太集中營毒氣的製造者德國的法賓I.G. Farben公司,此公司與美國洛克菲勒的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制藥公司,以贊助美國醫師學會的名義,將此“毒藥”合法化的獲得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並申請專利。 。。。。。。。。。。。。。。。。。。。。。。。。。。。。。。。。 「艾德華.葛雷芬Edward Griffin寫的《無癌症的世界》World without Cancer 述說美國的現代醫學的轉變,及醫藥學界對疾病的觀念:二次大戰之前,全世界最大的化學及制藥公司為德國的法賓I.G. Farben公司。它不僅遍及九十三國,也是後來惡名昭彰的屠殺猶太集中營毒氣的製造者。在二十年代即和美國的工業壟斷者洛克菲勒的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制藥公司。直到今天,仍在美國的科學及抗癌政策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因此上世紀的前半葉,以百萬為單位的金錢大量注入國際級的藥物研究,期望找到有效的藥物來對治各種不同的癌症。由於沒有一種所謂的「奇跡的子彈」療法是一蹴可成的,醫學中心就不斷地對病人進行新藥及放射線的實驗。即使在今日,這些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已證明是無法治癒常見的癌症,醫師們還是繼續使用。
…….. 德國臨床癌症生物統計學家優瑞許‧愛博醫師(Ulrich Abel)在1990年康復雜誌提出《進展型上皮細胞癌症的化學療法》Chemotherapy of Advanced Epithelial Cancer的研究心得,他冷靜而不偏頗地分析過去十年的醫學報告,發現最常見的上皮細胞癌症,如肺癌、乳癌、攝護癌、直腸癌等的化療很少有成功的。 愛博還對幾百位醫師做問卷調查,發現:「許多醫生個人對癌症的觀點,與大眾所認知的資訊,有如天壤地別。」「如果他們自己得了癌症,他們不會做化療!即使癌細胞對化療有反應,但是腫瘤局部或完全的縮小,並不會延長病人的存活率。有時候癌症復發反而更加肆虐,因為化療助長抗療癌細胞的生成。」 愛博醫生將化療病人在存活率改善方面,依不同的癌症與未受化療的病人做比較。統計發現:
數乳癌患者在手術前後都給予化療)。 加州大學的哈丁‧鐘斯Dr. Hardin Jones分析了幾十年來癌症病人的存活率統計後說:「癌症病人可能還是不要治療的好。」像這樣的癌症醫師的見證,在戴氏書中〔《癌症:為什麼我們還拼死命地要知道真相》Cancer - Why we'ree still dying to know the truth;Phillip Day,Credence Publications,2000〕比比皆是。 那麼醫師為什麼還要對他們也束手無策的病症向病人說可以治療呢?享有「心理學界的愛因斯坦」雅號的肯恩‧威爾博Ken Wilber)在《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張老師文化出版)中,記述他的妻子罹癌的過程。他提到一位好友罹患了末期癌症,她的醫生建議接受另一種非常強烈的化療,如果照醫生的話做,應該還可以活12個月。她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不接受化療,還能活多久?」醫生回答:「14個月。」 肯恩的評語:「老實說,它也阻礙了病人尋求其他的治療途徑…這根本不是在治療疾病,這是在治療心病—某種治療也許對疾病無效,但可以引導病人聽信某個權威和接受某種醫療。」 因為癌症病人對醫院是一個利潤中心(profit center),主流的癌症治療在今日的美國根深蒂固的原因,就在於它們可以讓醫院賺得最多,而且保險願意付錢。所以現行的美國癌症醫療政策,會繼續掩飾事實,除非你自己從他們的神話中醒悟。」 腫瘤醫師並非企圖惡意操縱病人,也非刻意掩飾他們有限的技能,因為醫療對癌症無效,所以醫師被迫扮演安慰病人的角色,雖然這類角色對醫師而言是欠缺訓練的。但在病人眼中,醫生確實是地位崇高的牧師。主流醫師多半對另類療法不熟悉,他們的生活非常忙碌,以至於他們得依賴醫學研究或實驗簡報為訊息來源;而這些簡報又多為反對另類療法的組織機構(比如藥廠或癌症醫學中心)所準備。 在政府部門的要職官員名單中,不難發現許多與洛氏集團的掛勾痕跡。由此可知洛氏集團對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和各級的政府部門的影響,可說是佈線完整、環環相扣、牢不可破。 有些腫瘤醫師會告訴病人沒有證據顯示化療有效;有些為了金錢的理由而開具化療單。因為開具化療單比給病人撫慰還賺的多。 洛氏集團以金錢改變了老式的醫療行為,使之現代化、組織化及商業化,成為以藥物治療為主的醫藥工業。使醫師的生活從窮而落魄的郎中麻雀,飛上枝頭變為高所得、高教育、高社會地位的鳳凰。 這些醫生在洛氏集團和卡內基的基金會出錢所建的醫學中心受訓,他們的藥物研究也得到大量的財務贊助! 一位法國的腫瘤專家查理‧馬士(Dr. Charles Mathe)甚至說:「我如果得了癌症,我絕對不會到癌症治療中心去,患者離這些中心越遠,越有生存的機會。」 全世界每年有一百多萬人死於癌症,他們大多數曾接受過化療,使用化療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1985年,哈佛大學微生物教授約翰‧凱恩斯John Cairns在科學的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發表評論說:「化療能否治癒任何一種常見的癌症還有待證實。」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