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平凡與不平凡的一天
2013/04/26 18:14:56瀏覽1894|回應0|推薦15

<平凡與不平凡的一天>

今天天氣很好,本來以為台北會下雨,結果無雨。因為沒下雨,我也就有機會騎著單車,前往一家醫院,探望一位我的好友。

好友在史懷哲基金會擔任志工,負責培訓靈性關懷師。所謂靈性關懷師,是將來醫院安寧病房必須配置的人員,好讓癌重症病患的最後人生里程,走得自在、安然與安心。特別是關懷病患家屬,也是靈性關懷師的重要功課。

我因為對這個職業很好奇,就特別跑去醫院看看受訓的靈性關懷師,都怎樣去照顧病人。

朋友很熱心地帶我參觀位於三樓的安寧病房,我發現這裡佈置得很溫馨,像個大家庭一樣,裡頭也有很多穿著紅背心的志工,部分志工也是受訓靈性關懷師的成員。

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在這裡,我認識了一位老阿嬤,她的名字叫廖美喜。

我不認識她,但醫院的志工都說她是志工界的傳奇,因為三十多年前她就罹患乳癌,被醫師宣告只剩三個月好活。結果,她發心擔任醫院的終身志工,積極關心癌症病友站起來,就這樣多活了N個三個月,一直到今天,她已經高齡75歲,仍在擔任志工。

75 歲,其實也很年輕,特別是在高齡化的社會裡。而的確,廖阿嬤也看起來很年輕,滿臉笑容,講話很幽默。

她說,當時想說,反正也沒幾個月好活了,雖說是允諾擔任終身義工,大概也只需服務幾天,將來墓碑上就可以寫著"終身志工"四個字,想來也是一種光榮。沒想到,這麼一服務,上帝就要她奉獻了三十年,她反而賠大了。

擔任志工做善事,廖美喜不但沒有徹底解除病痛,還因癌症轉移到腦部、皮膚,而罹患腦癌、皮膚癌。我相信皮膚癌一定是非常痛苦的一種疾病,痛起來一定要人命。但當我問她到底有哪些病時,她也沒怎麼說,只是像個平凡的老人,睜著眼睛看著我,笑咪咪地摸摸胸口與肚子。

後來,她送了我一本書,書名叫<癌症天使--二十八年癌末患者廖美喜的故事>,裡頭倒是寫說,她後來有卵巢瘤、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問題。甚至,她的腳從小就有問題,所以,裝的是人工關節。

這樣病痛一身的人,站在她面前,我卻絲毫感覺不出來。她就像個平凡人,坐在平凡的椅子上,和我閒話家常。

我問她,住哪裡?她說,住在南港。而我很難相信的是,她之前是在馬偕醫院擔任志工,更多時候是在淡水竹圍服務。她說,當時她必須搭212公車,再轉306公車到馬偕醫院,再搭醫院接駁車到竹圍,目的就是當志工。

她說,還好後來有捷運了,就快得多。

住在台北的人都知道,從南港到淡水,應該是從東南到西北,路程很遠,我認為搭車時間應在一個半小時以上。她裝著人工關節的腳,可以這樣往返醫院與住家,真是讓我由衷佩服她的搭車耐心。像我這樣沒耐心等公車的人,很難如此風雨無阻地搭車去當志工一輩子。

更妙的是,目前她只有周五上午到醫院擔任志工,而她竟然是搭計程車來的。

活在工商社會的人,都喜歡用金錢來衡量投入與產出的價值和效率。用經濟學角度看,這樣的搭車成本和志工服務之貢獻度,真是績效頗差的工作。更何況,廖阿嬤大概因為腳不好,所以和我說話時都坐在椅子上,動也沒動。

我倒是看到她後頭有一個資料櫃,上面有個資料夾寫著:廖喜美說故事。想來,她應該很會說故事給病友聽。

大概我不是病人,所以她沒說什麼故事給我聽,從頭到尾都只帶著張笑臉。反而是下午,我找個地方認真翻了翻她送我的書,倒真看得出她安慰人的本事。像有個黑道大哥,一直對她的探望帶有心防,連廖阿嬤帶去的雞湯,都要她先喝一碗,以防她下毒。

但廖阿嬤的真誠,後來感動了這位大哥,並告訴她,他一生從不認為人可以無私地幫助人,並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世間不可能有真愛。後來,這位黑道大哥天天都等廖阿嬤去看他,並要她送件汗衫給他。

廖阿嬤真的幫他買了汗衫,還幫奄奄一息的黑道大哥擦身體、換了內衣。黑道大哥很高興,就很阿沙力地要把床底下一袋東西送給她。廖阿嬤打開一看,竟是一大袋的錢,讓她嚇了一跳。但坐起來的黑道大哥,卻主動說要信教,並要廖阿嬤和他一起禱告。

那是他生平第一次禱告,也是最後一次,因為他向主耶穌懺悔完後,就躺在廖阿嬤肩膀上走了。

後來主治醫生告訴她,黑道大哥早該走了,但卻每天都跟醫師說,廖阿嬤對他真好,他都捨不得走。主治醫生說:"你如果覺得很幸福,那就多住幾天吧!"果然,那幾天完全改變了一個人的靈魂。

所謂的靈性關懷,我覺得應該就是像廖美喜這樣,無私地愛人,並深深地讓病痛的人感覺幸福!

我曾經看過不少人寫過印度德蕾莎修女的故事,她就像廖美喜一樣,是個不張揚的人,只是平凡地過她照護窮人與病患的一天。

我認識的廖美喜,頭上沒有光,只是一個平凡的老人,但當我知道她所做的事情後,我知道她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所謂的不平凡,就是平凡地去做自己能為他人奉獻的事情,並享受那點點滴滴的過程。

很多人常抱怨職場不順利,也抗議老天爺對自己不公平,甚至認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但我覺得,換個角度想想,擔任志工沒有錢,付出與回報從金錢角度看幾乎是高額負報酬,但獲得的,卻會是不平凡的幸福。

我可以體會廖阿嬤內心的快樂,因為我每次抱著肩膀痛的身體,寫我的部落格,並分享社會上這些在小角落裡默默行善的人時,我內心那種快樂,真是有當下死了也無憾的痛快和寧靜。

我很高興今天認識了廖美喜阿姨,希望有更多的人,會因為她的故事而改變痛苦,不管是身體上的,或是心靈上的。

P.S.我一直覺得社工、志工都是很好的職業,暫時失業、待業的年輕人,可以好好考慮去為社會奉獻幾個月,保證會有滿滿的收穫和人生體驗喔!

王志鈞 外星來的職場達人

2013/04/26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754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