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班族與自由業有何不同?
2012/11/19 23:08:55瀏覽11100|回應0|推薦7

<上班族與自由業有何不同?>

最近有朋友問我,我是個自由業,不接案時,每天都在忙些什麼?

我說:"上班、下班,跟上班族一樣啊!"

自由業和上班族有何不同?多數人可能認為,前者不用上下班打卡,後者需要趕早出門、趕晚回家地進出公司打卡。

但我的看法不是這樣。因為我也是從上班族變成非上班族的自由業,出入過兩種身分,所以我說的話可能還稍稍有點公信力。

要我來說,我每天也是上班、下班,準時寫稿,準時按進度完成自己為自己排好的工作計畫。看起來我不用上下班打卡,實則卡在心中,一樣是過紀律化的生活。

苦情上班族若老是用肉眼來分別自由業說:"你們不用上班打卡,好好喔!"這樣的想法,恐怕是大大誤解自由業了!

因為不少自由接案者也常來問我:"你收入好不好?為什麼我老覺得有一頓、沒一頓的,收入難以為繼?"

瞧?多少自由業羨慕上班族的固定收入,又乖乖回公司上班去了。那些以公司為苦窯者,在感嘆生活不自由之時,可得多想想月初能領到的薪水,以及年底的年終獎金吧?!

還有一些上班族的看法認為,自由業沒老闆,可以不用看無能老闆的臉色。但我說錯矣!自由業的老闆可多著呢,每個送案子來的客戶都是老闆,很多還只是年紀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對接案者頤指氣使者比比皆是。

如果單純上班族被單一老闆或主管唸兩句就受不了,那自由業三不五時所交出的產品會被客戶刮、嫌與羞辱,沒有一點高EQ又怎能承受得起呢?

所以我說,區隔上班族與自由業的差異,根本不在需不需要打卡,或者有沒有老闆管、盯與罵,而單純在於---有沒有把心從受制於人,一轉而為不受制於人而已。

我也曾經是個上班族,上班生涯也很長,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不覺得上班是為老闆、為主管或區區月薪在工作。

在當上班族的最後那幾年,我一直覺得我是為我自己而工作。我願意早點進公司,是我自願的。願意晚點下班,也是我自願的。能夠從老闆那邊領到薪水,也是靠我的績效與實力掙來的,並沒有一點是看老闆臉色。

我當上班族時,就已經學會如何為自己工作,並計算清楚自己能為公司所帶來的貢獻度。因為我是為我自己工作,知道自己值多少錢,所以離開上班族這個身分後,我也清楚該如何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來接案與掙錢,所以除了沒勞保、沒同事以外,我的工作型態一直與上班時期相去不遠。

我每天有紀律地工作,有紀律地對外承攬業務,有紀律地為自己負責,也有紀律地開會檢討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虛心改正,嚴格要求自己進步、再進步。

從某個角度說,我仍是我自己的老闆與主管,我也只是把辦公桌從公司搬回家裡而已。其餘工作內容,有何不同呢?我覺得大同小異。

但至於整體收入呢?當然比上班族高出甚多。

至於工作時間呢?當然比上班族少去許多--至少少去冗長而無意義的會議時間。

至於工作休假彈性呢?當然是完美的自由自在,半天把工作完成,下半午即可環島旅行去,其樂也無窮。

這麼好的自由業,誰不羨慕呢?但我說,這個自由還是建立在自己的工作競爭力上頭,沒有競爭力與實力,要這麼自由是不可能的。

但若有競爭力與實力,在體制內上班一樣也能過得很快樂、很自由。

很多上班族不明白的是,讓工作自由與否?快樂與否?不在於它是在體制內上班,還是不須刷卡上下班,而是在於你的心有沒有被工作綁住。

被綁住了,到哪都不自由;不被綁住時,到哪都自由!

但怎樣不讓自己被工作綁住呢?答案很簡單,多培養與提升職場競爭力,然後每天多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最後你不是讓工作變得有意義,不然就是會去做有意義的工作。

當上班族時,我把工作做得很有意義;當自由業後,我把有義意的寫書、寫部落格與演講等事情當成工作之一,因此不論薪水高低,我都幹得很快樂。

因為我很快樂,競爭力又不差,因此上班也好,自由接案也罷,薪水自然也都不會太差了!

王志鈞  外星來的職場達人

2012/11/19

延伸閱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8359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706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