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米市的天才小子---K線新書書摘3
2012/02/21 11:23:21瀏覽1148|回應0|推薦4

<卷1-3  米市的天才小子---K線新書書摘3>

在我們準備破解K線的秘密之前,請先來看看傳統如何介紹K線理論的發明人本間宗久(Munehsia Honma  1724—1803)。底下是有關這位K線理論發明者的生平資料:

本間宗久乳名「加藤吉作」。他出生於日本上川河口的酒田港出羽地區(現在的山形縣酒田市),當時這地方是十七世紀米市的重要交易中心。

加藤吉作長大後,為本間家族所收養,命名為「本間宗久」。本間家族當時活躍於德川幕府的吉宗將軍時代,而這位德川幕府的八代將軍,有中興英主的稱號。

承平的吉宗年代,日本工商繁榮,本間宗久全力研究稻米現貨買賣及定期交易的價格資訊及走勢,並約於1755年完成《三猿金泉錄》,歸納出他長期在稻米交易上的心得,並認為稻米的價格雖與市場供需有很大的關係,但價格也同時受交易者的心理所影響,所以,價格與商品的實體價值存在著某種差距。

本間宗久對於季節性、天候變化、戰爭政治及投機心理狀況的掌握都有獨到見解,靠著研究行情戰術及膽識過人的行情預估,他賺進鉅額財富,並在京都、大阪、江戶(現在的東京)地區引起轟動。

當時的人形容他為「出羽的天狗」, 還有一句話形容他的富有為「你可以像大名(封地的領主)一樣有錢,但不可能像本間一樣富有」。本間宗久還曾被當時的天皇聘為大藏省首席,並被策封為武士﹐後來居住於江戶的根岸﹐但最後卻突然出家學佛,於享和三年(1803年)去世。

一個晚年遁入空門的日本米市首富,究竟生平參悟了什麼市場價格的秘密呢?想像一下在1755年夏天,日本大阪的米市裡,許多米販拿著一張又一張的「米單」,在市場裡焦急地喊價兜售。

「聽說今年大豐年,五穀豐登,不趕快把米穀賣掉的話,米價會越來越便宜,再不賣就要賠錢了。」「是呀,國家太平也不是好事。」市場裡傳言紛紛,急得不少米販又把米單的喊價壓低了,就是擔心賣不掉米。

米單,這是日本興起於十八世紀初期的一種賣米現象。封建時代的地主或貴族階層,都是領取稻米作為封地的租金,如果地主需要現金的話,就必須把多餘的地租---也就是稻米,拿到市面上賣掉。

承平時期的德川幕府,因為沒有戰爭,領地與領地之間的貿易流通自由,也促成了全日本米市交易的繁榮興盛。

米市為何興盛呢?因為坐領封地的貴族領主們,有時想要把今年秋天才能收到的地租,提前在夏天賣掉,這時就會填寫一張白米憑證,證明自己今秋的米倉裡將有幾萬石白米進帳,並藉著出售這張「米單」,就能把自家米倉裡的地租提前賣掉而換取現金了。

為甚麼地主要提前賣米呢?因為富裕往往過不了三代,領主傳了幾代以後,多少會出現一些紈褲子弟,生活過度奢華,弄到寅吃卯糧,而要提前賣米變現金來度日。

至於為什麼有人要提前買「米單」呢?因為有些嗅覺靈敏的米市盤商,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嗅出了夏天看似豐年,但秋天可能會颳颱風,米價可能因為產量未如預期豐收而導致價格上揚。

這些米商們和地主管家們的見解相反,因此願意提前逢低收購穀物,以坐待榖價上揚。但萬一米商看錯了行情,當然也會損嚴重,但這就是商人必須要承擔的經商風險。

米單可以說是現代期貨的早期形式。所謂期貨商品,一般又稱為避險商品,其道理和米單一樣,是種玉米、大豆的農夫,提前把三個月後才會出貨的穀物,以合理價格賣給願意對未來價格作賭注的人。

期貨為協助商品市場之農夫做好價格避險工作,因而產生提前買賣貨品契約的市場,故稱之為「期貨市場」。

一個農夫可以藉著以合理價格提前銷售「期貨」,而規避掉日後季節變化而導致的價格波動風險。而期貨契約的買入者,則可以根據自己作為盤商的角色,以靈敏的嗅覺,提前以更優渥的價格來佈局貨品部位,日後好出貨給下游通路商或經銷商。

本間宗久可以說是當時日本米市繁榮時代下的成功期貨商,因為他具有一套能提高預測米價未來動向的能力。

通常參與米市或期貨交易的人,只需要預付一筆訂金,而不需要全額支付全數的米價,就能掌握到二、三月後才會生產的穀物。這形成一種財務擴張效應,米市盤商只要用一點點的錢,就能低價買到大量的米單,然後等到價格上揚時,再以高價拋售米單。

這完完全全是一種以小搏大的米市中盤生意,本間宗久因為有一套能夠提高猜測米價機率的法寶,因而能夠快速的累積獲利並成為當時的米市鉅富。這個秘密法寶後來也被引申運用到股價漲漲跌跌的證券市場中,成了短線炒股者愛用的技術工具。

(待續)

摘錄自王志鈞即將出版的新書
2012/02/21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613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