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眼前現金為王 等待危機進場--2019年底建議抱現金,2020年建議買股票
2020/03/13 20:38:15瀏覽3977|回應0|推薦8

我是一個滿低調的財經作家,平常就是寫寫部落格,不太到電視上拋頭露臉。

去年底,剛巧《Career職場情報誌》想要做一個封面報導「強運學」,想做一篇關於2020如何加強財運的理財主題,因此特別採訪我。

我說出了一段話,讓該雜誌總編相當嚇一跳(因為當時的投資氛圍,不會有人建議空手出場,而且還是全面出清股票)。

但她最後還是在去年12月號上面,忠實呈現了我的說法如下:

王志鈞劈頭先下結論:「一定要在年底前讓自己滿手現金!」

不論2019年你是否有賺到,務必在(2019)年底前將所有資產出脫,換成現金在手,擺在定存。「因為我預料,未來3年內,全球經濟必有大崩盤;所以現在務必先留現金,等到哪天股市大幅回檔,你才有錢趁危機入市,讓手裡的錢翻倍增加。」

(全文請見下方,或連結此一網址: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default_content.aspx?na_id=1376&na_toolid=405

事後來看,我成了全台灣唯一公開在三個月前就建議投資人逢高出脫持股,滿手現金,等待股市大崩盤的財經專家。

面前全球大股災,我目前的建議是:

請開始逢低買績優股,因為這是未來十年翻轉財富的絕佳機會,錯過了,就要再等十年!(有圖為證)

如果想看全文,我特別摘錄於下:

你選擇投資、還是投機?
 

多年來積極推廣人本理財教育的財經暢銷作家王志鈞,點出許多中產階級對於金錢及投資的迷思。記得進場投資前,勿人云亦云,學習正確的金錢觀念,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才能為自己打開財富大運。

撰文◎吳永佳  照片提供◎王志鈞

    近期有一則kuso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引發不少網友討論。影片主題為《為什麼在台灣你需要2500萬才能退休?》 

    果然影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哇!要做到老到不能動才可退休。」、「照他說的話,全台五分之四的人做到死。」 

    這部影片於8月底上架,道出許多人對於退休生活的不安焦慮,它來自於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的創辦人王志鈞,標舉全台唯一推廣人本理財教育理念的旗幟,王志鈞從事投資理財教育超過10年,也曾為《Career職場情報誌》撰寫過理財專欄。



退休規劃重點不在資產存量,而是現金流量 

    「如果你不想推開窗、跳下樓,就只好跑去諮詢保險業務員、理財專員與財經專家,讓你覺得退休非得靠他不可。但,你真地只能靠他嗎?」王志鈞在影片中拋出這問題。 

    「誰說退休規劃需要2500萬元呢?」王志鈞不以為然地解釋道,台灣多數人有勞工保險,只要一直維持勞保年資,退休後的年金保險與勞工退休金合計,所得替代率就可達6到7成了。 

    他在自己的部落格及臉書專頁一再教育大眾,退休規劃的重點不是資產存量,而是現金流量。在台灣勞保提供雙重退休保障制度下,薪資中位數以下的民眾幾乎都有7成的所得替代率。「這意思就是說,退休後每個月還會有2.8萬的現金流入!」 王志鈞說,接下來一個人只要擁有現金300萬、並放在利息5%的地方,每年就會有15萬孳息,等於一個月有1.2萬現金,兩者合計一個月就有4萬元現金了。 

    因此,若是擁有現金700萬新台幣,規劃得當,退休後每月可領2.5~3萬新台幣,加上勞保年金、勞保退休金,以及健保保障,在台灣退休應該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媒體老是恐嚇人們退休金不夠就會怎樣、怎樣,跟金融機構一搭一唱去賣基金、保險……,並不道德。

你選擇投資、還是投機? 

    王志鈞接著提醒,「退休金最好不要用主動式開放式基金來做規劃,原因是淨值不穩定,加上不一定有配息,把晚年老本放在淨值波動的地方,等於是跟老年生活開玩笑。」 

    一直強調非商品導向、從不推銷投資商品的王志鈞解釋說,投資的策略有兩種,一種是重視生產價值的投資策略,另一種是賺價格波動價差的投機策略。 

    「簡單來說,投資房地產收房租,是投資;賺房價由低漲到高的價差,叫投機。」王志鈞進一步說明,「投機策略為低買高賣,就不應該長期持有;能長期性持有的標的,就必須擁有可配出房租、利息或股息這樣的生產價值。」因此,投資前先別問哪種商品可以幫我們賺到錢,而是要先問自己,打算採取哪種策略來作投資!

眼前現金為王 等待危機進場 

    談到2020年的投資規劃,王志鈞劈頭先下結論:「一定要在年底前讓自己滿手現金!」

    不論2019年你是否有賺到,務必在年底前將所有資產出脫,換成現金在手,擺在定存。「因為我預料,未來3年內,全球經濟必有大崩盤;所以現在務必先留現金,等到哪天股市大幅回檔,你才有錢趁危機入市,讓手裡的錢翻倍增加。」 

    
一般人常被誤導
理財、投資傻傻分不清
 

    王志鈞觀察,一般人常見的迷思之一,是分不清「理財」與「投資」的區別,「什麼叫理財?理財比的不是誰的資產多,而是以達到收支平衡為目標。每個人的物質慾望及支出需求都不同,重點是你的收入與支出能夠平衡,然後你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這樣就是成功的理財。」 

    「理財,是人人都該學會的事。投資,其實是有錢人的專利。」他指出,許多金融機構喜歡混淆兩者,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賺取銷售投資商品的佣金或手續費。但殊不知,理財沒有紀律、本錢不夠的人,設定目標的習慣也不好,結果投資更容易虧錢。 

    所以理財是學習對自己人生負責任的態度,不必太相信銀行理專的話術(人生要賺到多少錢才夠……),不要去跟別人比誰比較會賺錢,重點是你的人生需要多少金錢,然後你是否能賺取足夠自己花用的金錢,這樣才是追求真正的財富自由,你成為金錢的主人,而非受役於金錢。

理財是基本 根固而後投資創富 

    王志鈞認為,人生的財富應該以生活為本、理財為基。「生活」、「理財」這兩項基礎都打好,才能向上進行「投資」(追求穩定的收益報酬)和「投機」(追求價格波動間的金錢價差)的創富行為。 

    
不同人生階段的經營策略 

    如果財富像一棵樹,決定一輩子財富高度的關鍵,應該是30歲前是否有打好財富的根基,養成儲蓄、及控管金錢的好習慣,終生受用無窮。 

    

想知道更多王老師的資訊,請參考下列資訊:

小資族理財教戰手冊

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

王老師之友會(私密社團)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320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