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4/18 14:32:39瀏覽2677|回應4|推薦10 | |
<修補中的資本主義?---解讀全球金融風暴17> 全球的股市最近是怎麼了?明明經濟基本面一片黯淡,榮景曙光要到今年第四季或明年、後年才會展露,但股市卻如曇花「數」現,不斷在深沉的黑夜裡花開遍地。 某些地區暴衝的股市,或許如曇花一現,但如果從台灣、中國、亞洲,一直到美國、歐洲等地的股市都有曇花一現現象時,那麼,這種脫離經濟基本面的驚人漲法,可就耐人尋味,值得為遍地開花的股市榮景尋找合理解答了。 股市能有辦法在脫離經濟基本面的情況下,持續向前航嗎?這是近一季來,財經專家頻頻討論的熱門問題。 其實這道理就有點像在問,有可能在無風、無浪的狀況下,會有一艘能一直揚帆前進的船嗎? 投資股票假如像御風而行的船,則數百年來,投資人在資本主義的一片汪洋大海上行舟,似乎已經玩出了一個基本遊戲規則,那就是要有「浪」---資金行情,又要有「風」---經濟的成長氣流,則投資的船兒才能順勢而為,乘風破浪到金錢海上賺錢。 這是投資市場的遊戲規則,也是數百年來日臻成熟、複雜的投資市場,所賴以維繫的基本原則。 根據這個經驗法則,股市若無經濟基本面,是漲不動的!也沒人會去買無利可圖、公司沒賺錢的股票! 這個經驗法則確實是對的,把地球大海比喻為資本主義市場,則只要資本主義持續運轉,則基本的洋流、風向就會按照前述的經驗法則運轉,投資人只要掌握好資金面、經濟基本面的潮流去向,就能滿載而歸。 但今天的資本主義市場,不是破了個大洞嗎?破了個洞的地球,還能像過去那樣想問題?看問題嗎? 對於全球股市驚驚漲現象,感到百思不解、疑惑萬端,甚至懷疑股市是否可能有「無基之漲」或只仰賴「資金行情」而漲的人,恐怕並沒有從破了個大洞的資本主義市場來想問題。 在去年世紀金融大海嘯發生以前,股市投資人從沒想過湛藍的大海上,有一天會滄海桑田、海枯石爛,全球資本主義海洋會變成一塊枯竭的海,並讓海底陸棚以資金凍結、緊縮、乾枯的難堪形式裸露出來。 所有過去擅於乘風破浪,善於抓住資金行情與經濟回春風向的投資專家與散戶,全部觸礁擱淺在裸露的海床上,並眼睜睜看著專業的投資大船也瀕臨破產倒閉危機。 這是去年九月以來,全球投資人共同面臨的窘境,也是最後各國政府不得不痛下殺手,要來修補的一場世紀大災難。 簡單來說,這是一場資本主義瀕臨破產的危機,因為近、現代資本主義運作的核心,就是銀行的金融存、貸體系。這是從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從佛羅倫斯的義大利商人、銀行家所共同摸索、成長、茁壯起來的市場遊戲規則。 一塊錢,不再僅是提供物物交換的貨幣媒介而已,透過銀行機構協助人們收取存款、並貸放資金給企業廠商,一塊錢可以在貨幣乘數效果下,形成市場上有三塊錢、五塊錢或八塊錢的流通量。 從目前貨幣銀行學的教科書說法來看,一塊錢是貨幣基數,市面上流通的八塊錢,則是貨幣總計數(過去被稱為「貨幣供給額」)。 控制貨幣乘數效果的工具手段,則是貨幣利率以及銀行的存款準備率。因為前者牽涉到貨幣貸放的信用擴張需求;後者牽涉到強力貨幣在外創造信用乘數的效果。這兩個工具,透過中央銀行的調整,都能帶來貨幣擴張或收縮的效果。 但如果當金融機構因為各種原因,諸如道德危機、擴張過速、槓桿操作過大、衍生性商品凌亂交叉等因素,導致銀行的存貸遊戲玩不下去時,就會造成市面上的八塊錢,一下子像被吸入西遊記裡金角大王的葫蘆裡一般,再多的八塊錢,再多的資金大海也會被吸得一乾二淨,吸到原形畢露,只剩下原本一塊錢的貨幣基數而已。 這就是近半年來,資本主義市場最常被人拿出來討論的「去槓桿化(deleverage) 去槓桿化,其實只能拿來形容投資市場的資金萎縮現象,當前資本主義的更深層問題,其實是核心晶片出了問題,也就是金融機構不再運轉、不再提供貨幣乘數效果讓資本主義運轉下去。 當前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的最大困境,其實是資本主義的先進國家的核心金融體系,出現了扭曲、偏離與濱臨破產危機。當整個遊戲的核心晶片當機時,全球資本主義遊戲當然玩起來唧唧軋軋,充滿噪音。 別忘了,資本主義的擴張與歐美國家透過資本主義的宰制行為有密切關係。當核心晶片當機時,歐美資本主義的核心國家,只好拿下那套「市場必須由看不見的黑手自由運作」的偽裝,赤裸裸的用政治手段來修復核心晶片。 許多人說,未來將是「資本主義3.0」的時代,也就是說,未來歐美國家會向中國式的經濟市場靠攏,以半國有化、半計畫經濟的方式讓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運作。 此說我個人甚不贊同,因為資本主義的核心關鍵不是私有制、國有制的問題,而是金融機構的貨幣創造效果能否有效發揮的問題。因為「貨幣」就是「資本」,資本主義就是一套讓錢能玩錢、變錢的遊戲,這跟錢的所有權屬於集體或個人,沒有太大差異。 因為資本主義市場的核心晶片出了問題,歐美核心國家、資本主義的既得利益國家,只好下手矯正修復,用「量化寬鬆」的政策包裝,拿下一代人的錢來修復這一代人的資本主義電腦晶片。論其實,這哪是美國向中國學習靠攏呢?只是政商既得利益者為鞏固自身利益而不得不為之的手段。 因為資本主義的核心貸放能力被這劑資金猛藥暫時修復起來了,貨幣數量暫時回到了資本主義市場裡,加上歐美金融機構的獲利回升、信貸能力恢復,日前被緊縮到金角、銀角大王葫蘆裡的資金,也翻江倒海的回流到各地市場裡。 就此推論,擱淺在各地海底陸棚上的觸底股票,哪能不漲呢?這也是股市上漲靠資金行情推波助欄的說法來源。 但事實上,資金行情並非重點,重點是市場背後那隻資本主義的葫蘆,到底出了啥問題?有沒有被貪婪的金角、銀角大王修復好?只要金融機構的病葫蘆有被矯正,則資金會持續流放出來,股市的曇花數現就沒道理太快結束。 當然,投資人也別忘了,想搶金角、銀角那兩隻寶貝葫蘆的孫悟空,正在東方的中國崛起,並依樣畫葫蘆的在那裡唸起急急如律令,拼老命向大國學習點石成金、釋放市場資金之道。 就此而言,資本主義的未來是會更強大?還是更萎縮?資本主義的核心晶片會被修復好?持續崩壞?還是被取代?很值得一起深思。 王志鈞 台灣財經專欄作家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