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31 00:29:52瀏覽547|回應0|推薦6 | |
讀張愛玲的同名散文,開宗明義首一段,就覺得非常有意思,特此一引: 表面上中国人是没有宗教可言的。中国智识阶级这许多年来一直是无神论者。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影响又是一个问题,可是佛教在普遍人的教育上似乎留下很少的痕迹。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世界各国的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中国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这"虚空的空虚,一切都是虚空"的感觉总像个新发现,并且就停留在这阶段。一个一个中国人看见花落水流,于是临风洒泪,对月长吁,感到生命之暂,但是他们就到这里为止,不往前想了。灭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他们并不因此就灰心,绝望,放浪,贪婪、荒淫——对于欧洲人,那似乎是合逻辑的反应。像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一旦不相信死后的永生了,便大大地作乐而且作恶,闹得天翻地覆。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认为人一年年地活下去,并不走到哪里去;人类一代一代下去,也并不走到哪里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有意义没有,反正是活着的。我们怎样处置自己,并没多大关系,但是活得好一点是快乐的,所以为了自己的享受,还是守规矩的好。在那之外,就小心地留下了空白——并非懵腾地骚动着神秘的可能性的白雾,而是一切思想悬崖勒马的绝对停止,有如中国画上部严厉的空白——不可少的空白,没有它,图画便失去了均衡。不论在艺术里还是人生里,最难得的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歇手。中国人最引以自傲的就是这种约束的美。 張不愧為才女,對事物端看的透徹。無錯,留白約束的美,是中國獨有的藝術觀與思想觀,好像老莊,甚至於孔儒;這亦是何以中哲不似西哲那末建有體系,邏輯思辯等等。我知道近代哲學要回流東方,著實在那精神上的超脫奧妙。中國哲學關心生存、生活,活在當下;西哲則講究追尋真理、永恆,雖然在我們眼中有些愚昧,但不失是種擇善固執。亦是這種鍥而不捨、斟酌細節的精神,造就他們今日科技的進步。但凡事都是否極泰來;正是狂人尼采的吶喊,西哲終於意識到性靈的重要。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