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錢太多的煩惱....
2010/01/29 21:52:51瀏覽1226|回應2|推薦8

錢太多的煩惱?! 

以前從沒想過錢太多會有什麼煩惱, 但這幾年才知道, 錢太多是很煩惱的! 特別是錢不是你的, 但你要想辦法用掉, 或是趕走....

先說第一種吧...你可能是行銷人員, 但這幾年預算應該是越砍越多, 有機會煩惱消化預算的情形應該慢慢降低中, 但若你是資金調度人員, 或是Google的CEO, 其實還滿煩惱的....

先說資金調度人員的煩惱吧....之前跟一個從事資金調度的朋友聊天, 她說: 最近很忙, 錢太多了,很煩ㄚ... 我笑著說: 好高級的煩惱啊!! 不過, 看看現在台灣公債的殖利率, 真的是很低...今天成交的中央公債裡, 隨便看幾支: 存續期間1.99年的, 加權平均殖利率才0.605%; 存續期間15.27年的, 加權平均殖利率是2.025%...債券的殖利率越低, 成交價格越高, 為什麼金融機構手上會一堆錢, 搶著要買這些利息很低很低的公債呢? .....當然是錢太多, 可以投資(或安心投資)的東西又太少。這件事情我之前也沒去多想, 反正這種煩惱是與我無緣了, 但最近慢慢在想,  這種情形或許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經濟成長已經趨緩, 甚至停滯, 民間投資機會減少, 代表資金中介機構的金融體系自然是滿手現金無處去。

而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在講Google的煩惱, 並不是退出中國, 而是錢太多, 自由現金流量持續增加, 即使Google已經拼命花錢...這一季很努力地比去年同期多花了一倍的錢, 但還是好多錢.....看到的第一個想法是好羨慕, 接著才在想, 科技產業的成長性也不足以支撐Google的高股價嗎? 基本上Google會有這麼多的現金, 基本來源有二: 一是投資人的錢, 二是營運收入, 但在這種低利率的時代, 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案去花錢, 去說服股東未來的成長性, 保留過多的現金其實沒必要, 不如還給股東。但身為一個有錢的股東, 或許他更希望的是, Google不停的成長, 股價不停的漲, 那收益可比發現金股利來的高ㄚ...

再說說第二種, 得想辦法把錢趕走的人, 誰呢? 台灣就有一個, 央行總裁彭先生。這些海外熱錢跑來台灣炒匯, 當然是不歡迎了, 所以外資爲了規避台灣的外匯管理, 只得買買公債(所以公債價格又上漲了), 買買股票, 但是風頭一變, 熱錢跑也是很快的...對於安分守己,既無能炒匯,又不敢炒股的小老百姓而言, 或許不是很能理解彭先生對熱錢的不歡迎, 但是泰國,俄國等國都曾在熱錢炒匯下受害, 匯率大幅波動對進出口商,甚至民生用品都頗有影響, 在此, 對於彭先生穩定台幣匯率這件事, 還滿感謝的!

說了這些爲了錢太多而煩惱的人, 我慢慢有了些想法, 錢太多, 其實跟成長性趨緩有關, 也或許跟各式各樣亂七八糟的金融商品有關(很多金融商品財務槓桿很高, 能借出更多的錢在市場上流通), 而熱錢其實也一樣, 因為已開發國家的匯率相對變動性低, 或是利息低(借錢成本低), 所以弄了一堆錢跑到新興市場興風作亂, 但, 背後的原因其實都一樣, 人們不願意接受低成長性這件事。

有時候我在想, 人類還缺什麼嗎? 更新更好的藥或基因療法? 但這種奇怪的資源分配讓生育率持續下降, 全球青年貧窮化, 某一代人越活越老, 但小孩越來越少, 這樣好嗎?

人類在科技商品或是各式各樣花俏的商品上拼命下功夫, 到底還有多少邊際效用呢? 實際的需求真的有那麼高嗎? 總覺得現在的世界好奇怪, 多數人拼命在我不理解的地方努力, 但卻沒有帶給更多人幸福....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ycloudsayhello&aid=3734064

 回應文章

孤不二忠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失望到讓人無言了
2010/02/06 14:51
這個人已經讓人(Mr.Ma)失望到讓人無言了~~大家保重..心中只有財團與大陸! 唉
If I Can dream!!

孤不二忠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方法是有,看政客願否使用
2010/02/03 10:13
所謂國際熱錢, 在80年代也曾經竄到台灣過, 當年導致股市上萬點, 房價屢飆新高! 但是不同的是: 在當時台灣是歷經60~80年代的實質經濟成長後, 人民實質所得增加的情況下, 因此, 熱錢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不過也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虛胖的經濟終於告一段落. 當今的熱錢實導因於歐美衍生性金融型態瘋狂爛炒後的結果, 簡單的說, 就是在全球經濟歷經IT產業高度成長後, 無法找到更高收益的投資標的後, 致多餘貨幣無處可去, 而只好在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流竄的現象, 當然可歸咎於各國政府錯誤的租稅制度, 讓少數產業(IT與金融)坐享利潤, 而無法回饋社會(各國政府對上開產業給予過多稅式支出導致財政惡化), 因此, 讓貧富不均問題成為普遍的現象. 藥方很簡單: 讓金融市場回歸基本面: 限縮衍生性金融(過度槓桿)的發展, 並逐步以租稅方法平衡社會財富, 自然可渡過此一貨幣氾濫的危機.~
If I Can dream!!
星空下的沙灘(skycloudsayhello) 於 2010-02-03 21:10 回覆:

在資本主義加上民主體制下, 有錢有權的人對政策的主導性遠較平民百姓強, 即使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想要對金融業的過度風險性操作設限, 也是反對聲浪連連, 而租稅制度更是直接衝擊到既得利益者的權益, 台灣的稅改到底改到哪裡去? 現在也是令人一頭霧水....

最令人無奈的是, 執政者有在想藥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