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4 13:56:45瀏覽609|回應1|推薦67 | |
有誰能一輩子沒遭遇他人恃強凌弱過?肢體暴力也好,言語暴力也罷。只是這分寸拿捏與事後處理態度,恐怕才是讓人覺得最難以接受的地方。霸凌事件的「加害者」當然值得大家譴責,但那些自以為孩子們因為年少輕狂就必須絕對原諒的家長們,可否想像那些被我們孩子加害的孩子們,他們的心情以及家人的感受問題。 昨天上一個二年級班級的課,我看到奎兆同學那張腫得像香腸的嘴唇,我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說是前一天在教室跟同學丟棒球,被一個快速球打到嘴。不過,令我意外的是奎兆的父親處理態度。奎兆說他父親只用台語對他說:『死好!愛玩,那A尬細孔?』孩子的嘴巴縫了六針,但奎兆的父親卻一點也沒指責投球的那一位同學。 我除了要讚許奎兆父親的處理態度之外,也試著去想;是不是奎兆父親的夠瞭解自己的孩子個性,所以他不妄加指責過錯全在別人身上;但這樣子的處理態度有幾人做得到?透過媒體報導,我們常見施暴者家長幾乎如出一轍的說詞;要不就是孩子原本很乖,是被其他壞朋友帶壞的;再不然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做這種事。想想,我們真的夠瞭解自己的孩子嗎?真的清楚他們平常在做什麼事情嗎? 早年只要是自己的孩子與人發生紛爭,一定是互相教訓自己的小孩;這叫做「教孩子乎別人看」。事後還會告訴孩子不可以與人暴力相向,以及遇到這種問題時的處理態度與方法;當然這其中也不忘做安撫動作。但是現在家長處理態度呢?我想先指責對方錯誤之外,為了在氣勢上不輸給對方,總要來個「人多勢眾」吧!豈知群眾是盲目的,很多小事之所以擴大到無法收拾,就是因為當事者想要下轎,但旁觀者卻仍然抬轎狂奔。這一奔騰,不知要踩死多少無辜者。 小學二、三年級時,我曾跟一位同學在早上打掃外掃區時,不知何故在地上扭打成一團。當時我被壓制在下面,一些在旁同學,或是路過者沒人過來勸架,最後是一位高年級學長把我們拉起。他是同村的一位學長,那天早上湊巧上學時跟他走在一起,一路上我分食母親炒的豌豆仁與他,可能因此才幸運獲得他的幫忙吧。這是我這一輩子以來唯一一次與人扭打,但可貴的我跟這位同學事後也沒什麼嫌隙,因為我們除了扭打在地之外,都沒有出手攻擊對方身體,我們只想把對方壓置在地上而已。 而現在孩子們的衝突事件,卻早已突破暴力界線,不但懂得吆群喝眾以壯聲勢,甚至還會攜帶槍械助陣。最令人難過的是他們不是為了解決問題,反而成了面子之爭,一副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的態勢。我相信這是許多電影、電視劇過度誇大戲劇效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新聞媒體過度報詳細導暴力衝突內容所導致。但偏偏年輕的孩子自我判斷能力出問題,還會莫名產生錯誤的偶像崇拜,價值觀偏差之下,什麼大人意想不到的事都可能發生。 其實我比較想為那些被霸凌的孩子說句話;每個孩子的人格特質本來就不同,有誰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你同一掛?只要不是我這掛的就可以任旁人欺凌?每個孩子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就連父母親都沒有所有權,又有誰能恣意侵犯每一個個體?如何這世界需要相似度這麼高才能生存,那這世界又哪有何多采多姿可言。尊重每一個人的差異性,給別人自我發展空間,自己才能更顯特色,不是嗎? 看到那位自稱是「加害者」留給校長的一封信,說自己目前也被學長、姊脅迫,除了心生畏懼之外,也希望得到適當的原諒與保護。我著實不懂;為何一定要等到自己也成了被言語、暴力威脅對象時,才懂得被霸凌者的心情感受?但我也困惑,因校譽被破壞而挺身想當正義使者的人,是不是也該知道不能再採同一種手段去捍衛校譽。 有陽光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霸凌不會從這個地球銷聲匿跡。但我們除了要教導孩子尊重他人之外,也要教導孩子面臨霸凌脅迫時該如何妥善處理。教育工作者不能有鴕鳥心態,更不能畏事,名譽固然重要,但孩子一生的心裡所受到戕害更難治療,錯失最佳處理時機時,這孩子一輩子可能就只能躲在陰暗角落獨自哭泣。 奎兆也沒有責怪同學,他只告訴我同學的球越投越快,他沒接到那一顆球…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