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3/02 15:26:28瀏覽3598|回應5|推薦9 | |
自從「燃燒的靈魂.梵谷」來台進行特展後,我始終惦記著這項藝術展覽,卻沒有時間,或說沒足夠心思想去看看,卻在偶然下於昨日帶著院內個案前往參觀,可以說託了個案的福,一邊也滿足了我的希冀。 這次來台特展的畫作裡,並沒有最受矚目的「星夜」、「夜晚露天咖啡座」等知名大作,卻看見梵谷的其他名畫,如「食薯者」與「星空下的絲柏路」,當然,還有梵谷的自畫像更不可錯過。 我其實,對梵谷真是沒有什麼印象。 求學時期,在一門藝術史曾讀過梵谷的故事,記得梵谷與高更是好朋友;因為高更,梵谷人生起了相當大的轉變,也因為高更,梵谷創作出一件比一件特別的作品。 創作的人都是孤獨的,唯有走在孤獨的路上,才會尋到孤獨的伴。 這次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看到的梵谷畫作,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星空下的絲柏路」這幅畫。 有很大一段時間,我對梵谷的印象只有「星夜」,之所以深刻,導因於繪畫表現的手法,那彷彿在流動星空,顛覆我對繪畫只有靜態呈現的刻板印象。後來,某銀行引進梵谷畫作當成辦卡的噱頭,掀起國內一波對於梵谷畫作的追逐,也教我體會到梵谷其他畫作的魅力,這次由聯合報系帶來的梵谷真跡,才正式燃起心中熱潮。 可,我依舊以為,梵谷的畫都是那麼鮮豔奪目的。直到走入展覽間時,看見他的素描之後,徹底推翻我的固執,卻在「星空下的絲柏路」出現眼前時,又把我對梵谷畫作的鮮明拉回來。 雖然,不是「星夜」、也非「羅納河上的星夜」,這幅畫中特殊的星空描繪技法,還是令我頓在畫作前面許久,深受震撼。 名畫之所以是名畫,果然有其道理,要是哪天能有更多更威的梵谷名畫來台展出,肯定又會擠破博物館大門吧! 其實,我最喜歡的梵谷畫作並非那幾幅超有名的作品,而是另一幅也很有名的「麥田群鴉」,不知為何,就喜歡這幅畫裡,那更為粗礦的夜空,動的可不只有烏鴉,還有隱藏在夜空中的靈魂。 是不?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