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3 09:57:33瀏覽1379|回應0|推薦9 | |
我們不覺得別人的寂寞有多寂寞,卻會認為自己的孤獨非常孤獨。 十一年前,我看完蔣勳老師的「孤獨六講」後,有這樣的感觸。 雖然不是很清楚我對蔣勳老師的認識、也不了解我到底了解老師多少,黑嘉莉在網上看到蔣勳老師在台中「中央書局」開了個小展覽,立刻就把連結傳給我,可能在她的印象裡,我看過很多老師的作品、相當憧憬老師的生活態度,但其實,蔣勳老師的作品嚴格說起來,我一字一句看完的只有「孤獨六講」而已。 或許是我對孤獨有些感受,也可能,我就是那麼認同老師的文字和意思,所以黑嘉莉讓我知道老師在台中開了小展覽,我當下感興趣了。 說是因緣際會,或許還帶了那麼點刻意,日前一趟中部,就特地去了「中央書局」看展。 蔣勳老師這次在「中央書局」辦的展覽規模迷你,主題卻相當清楚,用一帖老師的書法貫穿全場,一樓展示空間就是展場所在,偌大的書本立牌「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佇在門邊,一進門就能看到,有感受的人可能會在立牌前看很久。 看更久的,還是老師這行字的書法本體,就掛在展場後側。 蔣勳老師近年很多時間待在台東,台東的美好透過他接受採訪時略有聽聞,我也喜歡台東,只是實際去過的次數甚少,我想我可能有一點點了解老師對台東的那種嚮往與喜愛,就像我對澎湖的喜歡,說不上來為什麼,那個環境與情境就會讓我感覺放鬆,甚至有一點點放飛。 如果只有自己一人,我也會想到澎湖去放空,就像幾年前去七美待了三天那樣。 跟自己相處並不容易,多數人不想直接面對,畢竟面對自己的低潮與難堪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與自己相處不會只有低落,更多時候會是自在,前提是要懂得什麼樣的內在才是自己的模樣。 就像,獨自在家時,我喜歡啥聲音也沒有,如果窗外有狗兒吠叫,那屬於自然的環境音,要是隔壁人家吵架了,那也是控制不來的背景音,偶爾我會放些十幾二十年前的流行歌懷舊一下,多半時候,我會靜靜的打文章、翻翻資料、或許看看書。當然也有時候會打打電動。 我習慣這樣的空氣,因為我覺得安靜能讓思緒清晰,或許某種程度,這也是一種孤獨,只是我會更認為那就是與自己相處的方式之一。 與自己相處不一定是獨自待在家裡,即使出門去喝杯咖啡、到郊外踏踏青,抑或看場電影,甚至身邊有親朋好友同行,隨時都能跟自己的內在說話,有時還會有辯證,那都是跟自己相處。或許這樣會有一點錯亂,可我覺得那是自在的瞬間。 跟自己相處,就從對自己說話開始。 這兒說的對自己說話當然不是出現幻聽幻覺那種,而是對於一件事、一個人、一幕景象能有自己的解讀與判斷,然後找出自己最舒服的角度或方向切入,接受與放下。 一點也不容易啊,而,沒有開始,也只會更遙遠而已。 看了幾幅蔣勳老師描繪的台東山水,那般自在的揮灑是一種天地敬仰,忽然覺得,只要有一件事情值得自己用心去做、認真面對,就會有屬於自己的畫面,就像 你或不覺得別人有多寂寞,也別覺得自己那麼孤獨。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