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龍潭「送聖蹟」祭典側記。
2023/09/23 10:34:15瀏覽593|回應0|推薦10

  在龍潭住了十幾年,真沒想過會因為黑嘉莉而第一次參加「送聖蹟」的文化活動。


  「送聖蹟」是一項客家習俗,源自於早前人們對於文字的愛惜與敬重,在那個唯有讀書高的年代,能識字讀書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因此,客家人特別崇敬文字、甚至將文字當成一種聖蹟,每年固定於倉頡生的時候舉辦焚紙化字並以三獻古禮將字紙灰燼(聖蹟)送入河裡的祭典,這項祭典儀式就稱為「送聖蹟」。


  全台目前還有一百二十幾處聖蹟亭,但有在舉辦「送聖蹟」祭典的只剩四處,龍潭是唯一每年持續舉辦、更是目前全台面積最大、規模最完整的聖蹟亭,園區建築至今還保留著清朝三進式結構,每過一道門就是一進,要穿越三道門才會來到聖蹟亭前。




  生活在龍潭,對於「送聖蹟」這件文化習俗早有耳聞,幾乎每年也都會在地方新聞上看到這項祭典儀式舉辦的消息,雖然聖蹟亭很近、卻從未參加過「送聖蹟」的活動,甚至覺得,聖蹟亭每天都可以經過,好像也沒什麼必要特地去參加儀式。話雖如此,就算三不五時經過聖蹟亭,我也幾乎沒有走進去看看,那彷彿是一種情怯,反正就在身邊,不去注意它也還是在那邊,不急於一時吧。

  我忘了的是,聖蹟亭確實都在那兒,但「送聖蹟」的習俗一年只辦一次,每年都錯過的人只會一直繼續錯過,沒有開始過自然不會有什麼體會。


  黑嘉莉跟我說,今年的「送聖蹟」又要舉辦了,我們來去參加一下,問她為什麼?她說,好朋友邀約加上她對這項文化習俗頗有興趣,她想知道客家人對於文字的崇敬到底如何體現?在這個電腦打字與手機寫字早已取代紙筆的時代,還有這種對文字表達敬意的活動,應該要參加一次。

  尤其,我還是寫文字的。雖然現在都是電腦打字啦。


  九月十七日上午八點半,我們來到龍潭聖蹟亭,活動已然準備開始,我們趕緊停車入內,發現現場除了祭典儀式的主棚區,在一進門與二進門的旁邊空間也有文字相關的體驗活動安排,更有書法老師現場揮毫送字,看得我有點心癢癢。

  黑嘉莉立刻就找到好朋友嘉嘉,直呼這種活動真的要親自來到現場才有感觸。

  現場還看到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林昭賢局長穿梭現場,我跟林局長因為工作有認識,即使現場觀禮嘉賓不斷進來,忙碌的林局長見到依然親切微笑點頭示意。


  今年龍潭「送聖蹟」活動一如往年以三獻古禮的方式進行,我在旁邊全程觀禮,不時拍照甚至錄影,雖然聽不懂客家話,但見現場參與祭典一是的人們都懷著莊重崇敬的心情與面容,語言不通也不影響融入祭典的感覺。



  過往龍潭舉辦「送聖蹟」祭典儀式時,都會選派國中小學生擔任禮生讀祝文,今年最大的亮點是首次以女學生擔任讀祝禮生,分別由龍潭國中林宥岑及雙龍國小林思妧擔任讀祝禮生,要知道,在傳統文化裡面,由女性擔任重要角色都是少見的,「送聖蹟」雖然是在現代社會恢復舉辦且行之有年的習俗,男性依然在整個祭典當中擔任多數重要位置,讀祝禮生過去也都是男生擔任,今年的突破帶來一點性別平等的概念,更讓整場典禮有了一絲柔和氣息。


  這是黑嘉莉之所以要來現場看看的主因之一,兩位讀祝禮生與她都有認識,能親眼見到她們在如此重要的文化祭典中擔任重要任務,黑嘉莉也感覺驕傲。


  宥岑於祭典進行中的讀祝階段上場,思妧則在祭典最後的「送聖蹟」前誦讀,兩人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準備,全程以客語讀祝文,對現在習慣以國語交談的中小學生來說並不容易,黑嘉莉回頭笑問,她們是不是很棒?!


  我覺得光要在這種慎重典禮當中參與角色就很厲害了,何況是不容出錯(還必須拿麥克風)的儀式現場,真的很棒!



  焚祝文儀式結束,祭典進入尾聲,大夥兒帶著焚化好的字灰聖蹟信步來到百公尺外的二板橋(泉水坑),進行「送聖蹟」的儀式;「送聖蹟」儀式需要兩個人一起進行,一人舀起字灰置於傾入河中的竹片上、另一人再舀水將字灰送入河中,這就是「送聖蹟」的壓軸,而且,在場的每個人都可以上前體驗。



  我本來是沒有要體驗的,只是想拍到「送聖蹟」的清楚角度,不料我湊近時,旁邊的攝影記者說要拍照,邀我一起進行儀式,我就舀起字灰、攝影記者舀水送入河中,就這樣完成了我人生第一次的「送聖蹟」體驗,雖然有點突然,卻覺得這個過程蠻有療癒感受。



  對於習慣寫文卻愈來愈少親手寫字的我來說,看著字灰隨水送入河中,心裡有一種奇特感觸,如今願意慎重對待文字的人愈來愈少了,文字也好、語言也罷,現在只是一種溝通方式,但客家人依然保留著崇敬字紙的精神,過於習慣已經擁有的,必然不會珍惜對待,或許參與了「送聖蹟」祭典之後,有一種內化會慢慢滲入心中,若將來這些字灰流到大海時,漢字文化的精神真的會被更寬大的世界看見吧?


  我們的世界,值得更寬大的心胸去看待任何事情吧?




  愛好文字的人、習慣文字工作的人,都需要參與一次「送聖蹟」祭典,畢竟那是一種文化的根,參與過,才能感受到古人對於得來不易的東西有多珍惜,而今的我們有多不珍惜吶。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ow&aid=1799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