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益]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需要您的支持
2008/10/28 19:43:13瀏覽729|回應0|推薦3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緣起

2003年春天,SARS侵襲台灣,造成巨大的衝擊與慘痛的傷害,台灣社會悚然警覺:公衛體系嚴重廢功,民眾健康缺乏保障。各界要求改革的聲音因此不絕於耳。就在這樣、大眾對公衛體系付與空前的關注、社會呈現強烈的反省氛圍中,一群有理想、有熱誠、有使命感的知識份子——包括公衛、醫療、社會科學學者、研究生、專業人員——集結起來,共同推出以遍佈全台灣的社區大學為平臺、以“解放公衛知識,改造公衛體系”為目標的「公衛教育在社大」行動。


這個大規模行動是由民間力量發起的,它招募並培訓願意為公衛體系改革盡心力的種籽師資,在全國社區大學開設公共衛生課程,期望藉由公共衛生知識的解放,讓更多的社區民眾學習、理解公共衛生,進而關懷全民健康與公衛體系,甚至付諸行動,投入公衛體系的改造事業。這群知識份子在2003年夏天成功推出「公衛教育在社大」之後,就以集體創作的精神,不曾間斷的推出許許多多豐富而精彩的活動——每學期的終身教育研習營、社大開課、大型研討會、種籽師資聯誼會、讀書會、電子討論群…等等,許許多多懷抱服務的熱誠與改革的理想的有志之士也相繼投入到這個行動中。


每學期均開設的社大公衛課程為「公衛教育在社大」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然而,公衛知識的解放、公衛體系的改造是需要更廣大的社區、更多的民眾參與的,因此,「公衛教育在社大」的參與者及推動者在實踐他們的理想的過程中就規劃著:如何將他們的工作擴展至社區與社區民眾。於是,2005年末,當禽流感的威脅籠罩台灣上空時,他們就開始更進一步與社區連結,以“社區即教室,客廳是講堂”、“公衛知識社區化,社區防疫常態化”的號召,推出招募、培訓社區防疫志工、建制全國社區防疫網的計畫。


在全國社區及社區大學的公衛教育實踐以及與許許多多民眾的密切互動,更促使「公衛教育在社大」的推動者及參與者深刻體會:台灣公衛體系廢功問題的影響,弱勢族群受害最深!因此,他們認為,要維護與促進台灣全民的健康,首先必須關注弱勢族群的健康、投入到他們的健康的提升工作。本著這樣的信念,「公衛教育在社大」就在2006年開始,推出“部落公衛種籽計畫”。持著“追隨獵人的腳步,聆聽部落的心跳”的嚮往,「公衛教育在社大」開始在原住民部落駐留她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的痕跡。


經過將近五年未曾停歇的草根耕耘,「公衛教育在社大」參與者深刻理解:解放公衛知識、改造公衛體系是一個鉅大的社會改造工程、是一條萬里長征,他們必須與更多有志之士攜手集體創作。而他們也理解:臺灣社會蘊含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有熱誠、有理想、有使命感,願意為公衛體系的改造盡心力的人,因此,現在,他們進一步組織起來,發起成立“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他們期望,經由協會的擴展,這條萬里長征將有更多有共同理想、願意共同促進全民健康、促進臺灣公共衛生體系改造的有志之士,與他們集體創作、共同創造一個嶄新的公共衛生歷史!


(原文發表於2008/01/26《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成立大會手冊)

我們的理念
 


一、緣起

世紀病毒在台灣蔓延以來,對台灣社會帶來了莫大的衝擊與震撼。從沾沾自喜三零記錄到一連串的院內感染失控,乃至不斷竄升的病例與醫護人員的相繼折損,驟變的情勢讓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未知的驚慌恐懼,政府因應對策的荒腔走板更重創民眾對公衛醫療體系的信心。失序的社會,惶恐不安的氛圍下,沈寂已久的『公共衛生』儼然像新興名詞般逐漸浮出檯面,『公衛體系』取代『醫療體系』成為2003年媒體當紅的新聞詞彙,而『公共衛生』是什麼?我們的『公衛體系』又在哪裡?這場抗煞苦戰不斷失控的問題到底出在哪?社會大眾有權知道。
專業與社區工作者天然而巧妙的結合,由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與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共同發起《公衛教育在社大》,即期盼藉由社區大學這樣的平台,讓民眾從SARS事件開始認識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性,進而共同推動整個公衛體系結構性的改革與整頓。

二、理念與目標

第一階段:解放公衛知識

SARS風暴期間,我們看到民眾因缺乏正確知識、任由媒體大肆渲染、炒作疫情新聞而引發恐慌;政府因為整體防護體系的長期失能而未能即時有效防範醫院院內感染,亦無法貫徹執行病例通報系統、隔離政策,以至在這場戰役中潰不成軍。「正確知識」、「完善健全的公衛體系」,我們社會最欠缺、最需要的無非就是這兩者,無奈這也正是這場抗煞敗仗下的其中兩大致命傷。
2003年的SARS慘痛經驗喚醒全民:疾病的防範、健康的維護,再不應只限於個人獨善其身的狹隘思維,未來更多未知傳染病挑戰,更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來因應。因此,透過社大開課,解放公衛知識,讓社會大眾開始意識到公共衛生重要性,讓公共衛生教育深入社區民眾,發自民間的公共衛生的社區推動,成為我們第一階段的理念與目標。

社區大學在地草根,貼近民眾,以跳脫象牙塔的知識封閉,具創意活潑的教學,透過社區參與、社區實作方式,讓民眾開始關心公共事務

第二階段:推動公衛社區網絡的建置

2006年起,為進一步地使這一股從2003年起,蓄積了三年多的社區防疫知識能量深入社區,產生更具組織性的社區連結與擴散,讓防疫知識轉化為一種常態性的社區自主防疫力量,<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團隊提出了「社區即教室」、「客廳是講堂」的方案,在生活性的教案設計中增加了社區防疫訪查的實驗課程,讓公衛學員在學習基礎的防疫健保知識之後,以親友和社區公共事務的主持人(如村里長與幹事、社區發展學會幹部、大樓管理委員會主委、其他社團幹部……)為對象,在自家客廳、所在社區進行分期之簡易公衛訪查,讓學員在回到社區訪查的過程中,將主題性的公衛知識(如:禽流感)從社大帶入社區,並有效地提醒其親友、社區意見領袖的防疫意識,鼓勵其投入社區防疫的行列,期望透過深入社區的防疫志工,讓社區網絡更為緊密,使民眾能掌握正確的訊息與知識,期當傳染病爆發時,啟動社區安全防疫機制避免疾病擴散。2007年起,「公衛教育在社大」開始「走出社大,進入社區」,除以十八周的公衛課程繼續在社大傳播教育工作外,並以中短期六週社區課程,結合在地組織,於社區內定點授課,進行社區網絡之連結工作。

自2006年開始,『公衛教育在社大』計劃,透過社區防疫志工,更積極地走入社區。以更活潑、更貼近民眾生活的方式,來推動公衛教育工作。

2007年,透過社大與學員的努力,與社區聯繫,與社區建立關係。2008年春季班,將延續著之前的成果,更進一步深耕社區,鋪陳並深化全台社區防疫網絡。

未來我們的理想,將更進一步地朝向社區深耕發展。從社區大學教室走出,走入社區,建置公衛社區網絡,與社區防疫志工一同經營社區,與社區民眾對話、討論及行動,深耕社區。

彰化二林社大車鼓陣衛教表演

志工發傳單給社區民眾

種籽師資帶領著學員,一起進入社區,進行衛教宣導。


2003年秋,透過秉持「知識解放、改造社會」的社區大學平台,公衛教育以開課的方式,將公共衛生理念散播至全台各個角落,讓公共衛生不該只是沈浸於學術殿堂裡的知識鑽研,而是走入社區、貼近民眾的一項實踐工作。2006年起,更進一步將公共衛生的理念與作法紮根到社區層次,讓民眾認識公共衛生體系對民眾健康的重要性。期盼未來推動公衛社區網絡之建置,以草根力量來強化台灣公衛體系!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auchian0223&aid=233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