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家庭與婦女版的「要愛,不要寵」一文,除了心有同感外,更想回應一下這篇文章。
我的學生小麟自從國中開始,就是天天遲到,到校睡覺一整天,晚上回家精神奕奕的打線上遊戲,隔天又再度拖著疲憊的身軀,過著如此反覆的生活。本以為上了高中情況會轉變,但是,狀況卻日益嚴重。他的爸爸常常一生氣就是一頓打罵,導致小麟常常在父親的管教後逃家,總是在家人找尋且給予更多的呵護及承諾下回家。小麟在熟悉家人規律的慣性下依然故我,上學天天遲到,從一早睡到晚,任課老師不斷的呼喚他起床上課,他也只是短暫的清醒,週而復始下,我約談其父親期盼能有所改善,就在雙方達成共識後,接下來的日子每天一早由母親喚他起床,然後再由父親載送至學校,到校後依然故態復萌,面對同學的冷嘲熱諷,他依然理執氣壯的回答:「我爸早就在天母給我一棟透天店面的房子,將來我可是老闆喔!唸書做什麼?真是浪費時間!」不論我如何開導他,他總說他家很有錢,他現在只是希望能像國中一樣混文憑,但是高中是學分制,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學業的,但他始終聽不進去。這樣的孩子著實桀傲不訓,他的父母終於在無法忍受他的態度而替他辦休學。
其實父母親常常會因為溺愛孩子,而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孩子不良的習慣,如果我的學生家長能多花時間與孩子溝通、多些耐性,不要有太多的寵愛,讓孩子瞭解賺錢的辛苦,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相信小麟不是現在這樣的結果,所以愛他,就不要太寵他,適時的管教仍然是必要的。